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5月15日
電動汽車的陷阱
人生總有很多事是不能細究的。比如你不能問某國內知名電動車制造商,你能設計出好車嗎?比如你不能問某些國際巨頭,你那鋰電池技術能行嗎?對站在電動車風口浪尖的特斯拉,你的車會自燃嗎?所以,如果有人一定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到底可以選擇什么電動車,那么我們只能說:還是坐電動公交車吧。
電動車存在很多技術營銷的“陷阱”,譬如,它們總是宣傳自己的起步加速度很快,卻較少提及最高時速。眾所周知,在傳統汽車行業,衡量一臺跑車的標準有兩條,一是0到100公里加速時間;二是最高時速。對傳統汽油車來說,從冷缸發動到最高速度,中間需要一個過程,所以能夠把這個時間縮得越短的車其機械性能越好,技術含量越高;但是對電動車來說,它使用電流驅動車輛,電流可以在瞬間達到最大值,因而電動車的加速度根本就不是一個很高的技術指標。與之相對,其持續動力后期提不上去,所以它們一般很少宣傳最高時速。也正因如此,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在特斯拉M odel S上市后還到處跟人說,我們的車可以比它的加速度更快啊。
對此,國際汽車巨頭反唇相譏,“電動車說到底是車,有鋰電池就能造得好車了嗎?那以前搞電摩托的現在改行造電動汽車應該最有機會成功了。”
當然,它們都沒有料到,還有既沒造過車,也沒造過電池的人加入到這個陣營中。那就是并聯了8000多個三號鋰電池那么大小的小電池,用以驅動一臺汽車的特斯拉。特斯拉的想法特別簡單,大電池不是貴嗎?不是重嗎?不是技術含量特別高嗎?那好,我們就用低功率、低密度的小電池唄,一個不行,我們多用幾個,最后現行的車上總計用了8000多個這樣的鋰電池。
但是8000多個鋰電池怎么協調管理它們的工作?特斯拉設計了一套專業的鋰電池管理系統。不過它的問題在于,什么東西數量上去了壞掉的比率必然高于其他設計,8000多個鋰電池,壞掉一個兩個,是修還是不修呢?何況是8000枚完全與底盤融為一體設計的鋰電池。
既然如此,為什么企業還都紛紛上馬?原因更簡單,因為有政府采購,遠期目標,一半以上的產量用于公共交通事業;中期目標,全部用于公共交通。君不見深圳滿街的比亞迪電動出租車?所以,對于熱切期盼著電動車元年的消費者,在沒有搞清到底應該從哪里加入這歷史滾滾洪流的時候,完全可以從坐坐電動公交車,炒炒新能源產業鏈股票開始。
上一篇:買二手電動車千萬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