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2年03月01日
電池技術成熟,日本混合動力車進入產業化預期
日本是全球鋰電池技術的先行者,也是電動汽車技術的先行者,從各個方面來看,日本已經步入混合動力車產業化階段,這得益于日本政府的一貫態度,這種產業化可以從以下方面得到解讀:
一、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日本早在1965年就開始研制電動汽車,并給予資金扶持,自1971年起,光是燃料電池方面的開發就投入2000多億日元,按照規定,日本政府對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新技術的早期研發提供100%的資金支持,對接近商業化的項目提供1/2到2/3的資金支持,對標準化項目提供100%資金支持。
二、技術支持。日本于1993年推出“新陽光計劃”,主要目的是采取政府、企業和大學三者聯合的方式,共同攻關,克服在能源開發中遇到的難題,日本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已經走在全球前列,具有低排放、低燃耗和行駛性能好的特點。豐田Prious和本田Insight是國際上最熱銷的混合動力車,其中,豐田Prious采用松下鋰電池和鎳氫電池的電池技術。
三、重視蓄電池技術開發。日本在2009年成立了全國性的開發高性能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的產業聯盟,以實施“革新型蓄電池尖端科學基礎研究專項”的項目,聯盟中包括著名的鋰電池生產廠家三洋電機和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先者日產、豐田在內共22家企業,日本政府計劃7年內對此項目投入210億日元,開發高性能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這種蓄電池主要是指兩種電池技術:氫燃料電池和動力鋰電池。日本政府希望,通過技術開發,在2020年前能將電動車一次充電的續航里程增加3倍以上。
通過上述各種政策的實施,日本企業在動力車上形成了系列化產品線建設,以豐田為例,該企業將未來動力汽車分為三大類:1、純電動汽車,用于近距離移動的小型家庭車輛;2、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用于一般家庭乘用車;3、燃料電池汽車,用于長途運輸的商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