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加速!磷酸鐵鋰迎發展新機遇
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10月17日
國內電化學儲能產業正從"商業化初期"逐漸邁入"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2020年,國內儲能產業雖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但基于產業內生動力和外部政策及碳中和目標等利好因素多重驅動,儲能裝機量仍實現了逆勢上升。
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年底,我國已投運的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容量達到33.4GW,2020年新增投運容量2.7GW;其中,電化學儲能新增投運容量首次突破GW大關,達到1.08GW/2.7GWh。
和此同時,電化學儲能產業的關鍵指標——系統成本,也突破1500元/kWh的關鍵拐點。
以上這些變化似乎都預示著國內電化學儲能產業大市場正逐步開啟。在此背景下,技術逐漸成熟、成本持續下降的鋰電池正成為撬動電化學儲能市場的杠桿,而作為國內電化學儲能產業的"主力"——磷酸鐵鋰電池正迎來發展新機遇。
電池公司加速布局儲能
近年來,眾多國內電池公司都在加速搶占儲能市場。
四月二十四日,億緯鋰能的全資子公司——億緯星笙能源和江蘇蘇鹽井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20MWh用戶側儲能電站項目舉辦并網儀式。據悉,該項目沿用了億緯動力供應的磷酸鐵鋰電池,可實現對蘇鹽井神工業園區用電負荷調節、削峰填谷等功能。
同月,CATL也公布通告稱,公司將攜手ATL設立兩家合資公司,從事應用于家用儲能、電動兩輪車等領域的中型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當天,CATL還和明陽智慧能源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按照協議雙方將在風光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領域展開合作。
時間再往前,上海電氣國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南通儲能基地一期5GWh電池項目在去年九月,舉辦了達產儀式。據悉,該基地由上海電氣和國軒高科合資建設,聚焦儲能業務,設計年產量為10GWh。
此外,比亞迪、力神電池、鵬輝能源、中航鋰電、派能科技、欣旺達等公司也均在儲能領域持續加碼。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憑借著在儲能領域的積極布局,電池公司也獲得了儲能業務的快速上升。以CATL為例,數據顯示,2020年CATL儲能業務裝機規模達到2.39GWh,同比增超200%。
同為儲能領域頭部公司的比亞迪,其儲能業務也取得了明顯的上升。數據顯示,比亞迪今年一季度儲能電池裝機總量已達2.05GWh,同比上升超4.5倍。
值得一提的是,電池公司在儲能產業的加速布局并取得亮眼的上升業績的同時,國家層面和多個省份也都出臺了鼓勵配置儲能、加強儲能標準系統建設等政策。至此,我國儲能產業的發展已邁上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磷酸鐵鋰迎發展新機遇
儲能產業的"大熱",也讓儲能領域電池中的主力——磷酸鐵鋰電池需求大增,愈加"搶手"。
五月六日,我國移動在其采購和招標網上公布了2021年至2022年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集中采購項目招標通告。根據此通告,我國移動計劃招標采購共計9.23億Ah的3.2V儲能型磷酸鐵鋰電池,折合約2.95GWh,招標最高限價為23.67億元(不含稅)。據悉,這是今年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的首個招標采購大單。
實際上,這不是我國移動第一次公布通信招標通告。早在去年三月,我國移動就公布了《2020年通信用磷酸鐵鋰電池產品集中采購》招標通告,當時億緯鋰能、雙登集團、南都電源等8家公司成功中標。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我國移動,我國電信、我國聯通、我國鐵塔、華為等運營商也均在發力通信領域市場。"公司在通信領域積極參和的背景是當前5G通信基站的建設已成為我國‘新基建’的重中之重,預計在2021-2023年,國內將迎來5G基站建設的高峰期。"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受此帶動,儲能電池的需求也將迎來爆發性上升。
據預測,至2025年,我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將達到60GWh,市場規模超過550億元,這有關目前國內儲能市場占比超過90%的磷酸鐵鋰電池無疑是巨大的利好。
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磷酸鐵鋰旺盛需求的背后,自然也離不開其和儲能產業相契合的諸多優勢。
從應用端來看,儲能和新能源汽車對電池的性能要求有很大不同,儲能用電池要求成本更低,壽命更長,更安全,而汽車用動力鋰電池在安全的基礎上要求體積更小,能量密度更高,功率特性更好。從電池類型上來講,技術成熟并在安全性、使用壽命、成本等多方面具有突出優勢的磷酸鐵鋰電池,自然成為目前儲能產業中的首選電池。
一般而言,儲能領域應用的鋰電池,要求循環次數大于3500次(即使用壽命需大于10年)。磷酸鐵鋰電池的循環次數遠高于鉛酸蓄電池和三元電池,可達7000次以上。在成本方面,盡管磷酸鐵鋰電池原料價格出現了一定上漲,但其成本仍低于三元電池,未來有望繼續成為儲能領域的重要電池供應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著低成本優勢,磷酸鐵鋰電池或將迎來加速"滲入"國外儲能市場的巨大機會。
據外媒報道,為緩解供應緊張的鎳需求,進一步降低儲能產品成本,近日,TSLA已將其每單元最大電池容量為3MWh的Megapack儲能產品改用磷酸鐵鋰電池。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憑借明星儲能產品Megapack的普及,TSLA2020年儲能電池裝機總量實現了同比83%的上升,達到3.02GWh。
"有了磷酸鐵鋰電池低成本的加持,Megapack的競爭優勢將更加明顯,TSLA的儲能業務的銷量和毛利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長遠來看,在新能源行業領頭羊TSLA的示范效應下,磷酸鐵鋰電池或有機會打破過去一直被三元電池所主導的海外儲能市場格局。
國內市場,在"雙碳"戰略目標推動、鋰電成本持續下降、技術穩步提升,以及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等多重因素推動下,儲能市場正在快速開啟;國外市場來看,在TSLA儲能產品切換磷酸鐵鋰的示范帶動下,以及眾多國內儲能電池公司"出海"努力下,磷酸鐵鋰電池或將在國際儲能市場上逐漸"受寵",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