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2年04月28日
制約鋰電池行業發展的因素有什么?
首先是制造的一致性問題。由于在鋰離子電池的制造工藝和設備上存在差距,使得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工藝參差不齊,制造標準還達不到一致性。電動汽車所用的鋰離子電池都是串聯或并聯在一起,假如一致性問題解決不好,那么所生產的鋰離子電池也就無法大規模應用于電動汽車。
其次是知識產權問題。目前國內在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研究上已經取得突破,但是由于美國在這方面有專利,所以雖然我國在一些環節上能夠自主研發,但是在知識產權問題上,還不知如何應對。
第三是原材料的篩選問題。現在用于鋰離子電池生產的原材料不可能全部進口,重要還是取自國內,但是國內的原材料要通過國際認證,生產出的鋰離子電池才能被國際認可,所以在原材料認證環節上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
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1、目前鋰離子電池發展的瓶頸是其安全性能和汽車動力鋰電池的管理系統:安全性能方面,由于鋰離子動力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溫度高、工作環境惡劣等方面的原因,加上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因此,用戶對電池的安全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汽車動力鋰電池的管理系統方面,由于汽車動力鋰電池的工作電壓是12V或24V,而單個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工作電壓是3.7V,因此必須由多個電池串聯而提高電壓,但由于電池難以做到完全均一的充放電,因此導致串聯的多個電池組內的單個電池會出現充放電不平衡的狀況,電池會出現充電不足和過放電現象,而這種狀況會導致電池性能的急劇惡化,最終導致整組電池無法正常工作,甚至報廢,從而大大影響電池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能。
2、目前鋰離子電池使用的隔膜基本靠進口,假如實現國產化則可大大降低制造成本,目前國內僅有個別公司突破了隔膜制造技術,開始批量生產,但還不能完全替代進口隔膜。
3、擴大鋰離子電池的生產規模化,提升自動化水平,降低成本,這些要資金的大量介入,另外還要配套的充電站設施的大量先期投入,供應方便電動汽車應用的大環境,國內目前在配套設施方面比較落后,從而影響了鋰離子電池動力汽車在國內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