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1年09月25日
中國專家擔憂鋰電池專利潛在糾紛
“近年來,有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專利糾紛的報道非常混亂”,兼任中國電池工業協會理事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胡信國日前在一次訪談中指出,在有關專利的一些關鍵說法上,個別企業為一自己之利誤導了公眾:“磷酸鐵鋰核心技術有二:一是在其合成過程中鋰離子被包裹上了一層碳,簡稱包敷碳技術,二是作為磷酸鐵鋰生產工藝的碳熱還原技術。”
據悉,圍繞這兩項核心技術,其專利所有者加拿大photech公司在中國注冊了250多項相關專利,中國企業根本無法突破,個別本土化企業為了規避photech公司的專利,聲稱改變了磷酸鐵鋰的配方和生產工藝是自欺欺人。
另一種正極材料錳酸鋰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國家863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教授指出,錳酸鋰材料壽命長,國內業界通過摻雜其他材料和生產工藝改進,提高了錳酸鋰電池高溫穩定效能,但是,目前工藝技術和設備卻掌握在日本手里。
不久前,安徽天康集團宣布自主研發成功鈦酸鋰負極材料,提高了電池的比能量和充放電比功率,降低了成本,王教授遺憾地指出,在鈦酸鋰材料方面同樣存在國外專利保護問題。
目前,中國的鋰電池年產量達16億只,占全球產量的32%,但諸多的技術壁壘使得鋰電池產品在走出國門時遭遇障礙,制約了國內企業科技進步的發展。所以,國內鋰電池企業還需要經歷技術研發和經驗積累以實現產品的成熟穩定,切忌為了防范專利壁壘通過投機取巧繞開它,結果不但影響出口,也影響國內產品和市場的穩定。
據悉,圍繞這兩項核心技術,其專利所有者加拿大photech公司在中國注冊了250多項相關專利,中國企業根本無法突破,個別本土化企業為了規避photech公司的專利,聲稱改變了磷酸鐵鋰的配方和生產工藝是自欺欺人。
另一種正極材料錳酸鋰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國家863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教授指出,錳酸鋰材料壽命長,國內業界通過摻雜其他材料和生產工藝改進,提高了錳酸鋰電池高溫穩定效能,但是,目前工藝技術和設備卻掌握在日本手里。
不久前,安徽天康集團宣布自主研發成功鈦酸鋰負極材料,提高了電池的比能量和充放電比功率,降低了成本,王教授遺憾地指出,在鈦酸鋰材料方面同樣存在國外專利保護問題。
目前,中國的鋰電池年產量達16億只,占全球產量的32%,但諸多的技術壁壘使得鋰電池產品在走出國門時遭遇障礙,制約了國內企業科技進步的發展。所以,國內鋰電池企業還需要經歷技術研發和經驗積累以實現產品的成熟穩定,切忌為了防范專利壁壘通過投機取巧繞開它,結果不但影響出口,也影響國內產品和市場的穩定。
下一篇:銀河鋰業電池級碳酸鋰項目行將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