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8月21日
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梯次利用要求及保護措施
1.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的意義
梯次利用的含義是指某一個已經使用過的產品已經達到原生設計壽命,再通過其他辦法使其功能全部或部分恢復的持續使用過程,該過程屬于基本同級或降級使用的方式。“梯次利用”與“梯度利用、階梯利用、降級使用”在概念上是基本一致的,但不能視為翻新使用。
梯次利用的核心是要對原加工品進行一系列復雜的測試和分解,科學的判斷其生命周期價值以及可再使用性,從而設計出符合該產品的梯次等級和使用范疇。
梯次利用的最大社會意義是使產品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使用,其設計周期得到了延長,為社會創造了經濟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減少了垃圾排放。是現代社會應大力推行的一種循環性、低碳型生出現活方式。梯次利用雖然有著遙遠的發展背景,但卻是一個新興事物,因為要實現梯次利用非得依賴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來完成。
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性能隨著使用次數的新增而衰減,當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性能下降到原性能的80%時,將不能達到電動汽車的使用標準,但仍可用在對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性能要求低的場合,即進入梯次利用階段,如儲能系統、低速電動交通工具等。當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性能進一步降低到不適合梯次利用后,再進入回收拆解再利用的階段。目前在梯次利用技術方面,國內的科學院所和公司正在開展研究,包括淘汰產品生命周期診斷、可再循環性梯次設計、物理指標測試、綜合性能探測等。
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一直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鋰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后的緊要去處,但是,也有人從安全性和經濟性層面考慮,認為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就是一個“偽命題”。但是,隨著我國鋰動力鋰離子電池退役潮的臨近,以及相關規范的繼續公布,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梯次利用將在退役鋰動力鋰離子電池規劃和政策方面取得更多支撐,梯次利用勢在必行。
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的意義在于從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原材料→鋰動力鋰離子電池→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汽車使用→二次利用→資源回收→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原材料的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全生命周期使用角度考慮,可以降低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成本,戒備環境污染。
從環保角度來看,退役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含大量重金屬和有機物、電解質及其轉化物出現的有毒氣體,這些都會嚴重威脅環境和人類的健康,給社會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所以搞好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工作,也是一項重大的生態建設任務。
梯次利用不僅能從商業模式上進一步降低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成本,同時也降低儲能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成本,也能推動更多的儲能使用場景和市場。不同儲能場景對鋰動力鋰離子電池要求不相同,所以退役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適用的場景和商業模式是下一個要摸索的難題,國外梯次利用的創新嘗試對剛剛起步的國內市場有很大借鑒意義。
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的發展趨勢是不言而喻的,國家政策、標準也相繼配套出臺,責任也很清晰。但是,梯次利用節奏動作緩慢,其問題是利益不夠吸引、體系沒有建立起來,產業鏈、價值鏈條還沒有形成。梯次利用將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價值最大化,可以延長鋰動力鋰離子電池使用壽命,降低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全壽命周期成本。
2.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梯次利用的要求
目前,磷酸鐵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無論在性能和成本方面改善的空間有限,所以磷酸鐵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會更適合并先于三元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在儲能行業的梯次利用。在《車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測試》中,規定退役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作業程序應具備嚴格測試流程和高安全性的要求來進行。測試流程是進行鋰動力鋰離子電池余能測試的最緊要過程,包括外觀檢查、極性測試、電壓判別、充放電電流判別、余能探測等步驟。車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余能測試應按圖1所示的作業流程進行。
圖1中:Ya為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滿足公司技術規定條件中的外觀條件;Na為鋰動力鋰離子電池不滿足公司技術規定條件中的外觀條件;Yb為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滿足公司技術規定條件中的電壓限值條件;Nb為鋰動力鋰離子電池不滿足公司技術規定條件中的電壓限值條件。
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質量是梯次利用的前提,要求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成組后的外形、安裝、動力接口、信號接口以及各種協議、電壓等級等都非得統一起來。對梯次利用的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要求如下:
1)梯次利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表面應清潔,無分明變形,無機械損傷,接口觸點無銹蝕。
2)梯次利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表面應有必需的產品標識,且標識清楚。
3)梯次利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的正、負極端子及極性應有分明標記,并保證正、負極之間留有足夠的操作安全間距。
4)接線方式應為前出線方式,接線柱或端子的載流量應滿足6組同規格電池的并聯要求,便于連接和緊固。
5)梯次利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的電源接口、通訊(或告警)接口應有明確標識,且同一功能接口類型應統一一致。
6)梯次利用的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內的所有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應由同一廠家加工的化學成分相同、類型相同、結構相同、規格尺寸相同的電芯單體組成產品;
7)所使用的梯次利用磷酸鐵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電芯單只容量需達到電池初始標稱容量的70%以上,所使用的梯次利用鈦酸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電芯單只容量需達到電池初始標稱容量的75%以上;
8)磷酸鐵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應采用16只3.2V電池單體串聯的方式組成,鈦酸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應采用22只不低于2.3V電池單體串聯的方式組成。
9)磷酸鐵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標稱電壓為51.2V,鈦酸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標稱電壓為50.6V。
4.梯次利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bMS的保護功能
在梯次利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系統中,bMS的安全測試及保護功能顯得尤為緊要。梯次利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的bMS應具有的保護功能如下:
1)充電限流保護。充電電流范圍:≤3.3I3(10I10)(充電限流情況除外),充電電流默認值為0.33I3(1.0I10)~0.67I3(2.0I10);梯次利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應具有自主限流充電功能,保證工作范圍內的電壓輸入時,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能夠正常充電。
2)充電總電壓高保護。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洋溢電后,逐步增大充電電壓,記錄電壓高告警電壓和保護動作電壓,當總電壓下降到恢復點時恢復充電,記錄恢復充電電壓。充電總電壓高的告警值范圍是57.00V~57.60V,默認值為57.00V;保護值范圍是57.00V~57.60V,默認值為57.60V;恢復值范圍是52.00V~57.00V,默認值為56.60V。
3)充電單體電壓高保護。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洋溢電后,逐步增大充電電壓,記錄單體電壓高告警電壓和保護動作電壓,電壓下降到恢復點時恢復正常狀態。充電單體電壓高的告警值范圍是3.50V~4.50V,默認值為3.60V;保護值范圍是3.50V~4.50V,默認值為3.85V;恢復值范圍是3.00V~3.90V,默認值為3.60V。
4)放電總電壓低保護。在開放環境下對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進行放電,使其進入放電截止狀態,bMS應切斷放電電路并告警。連接外部電源對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進行充電,使其電壓升高到恢復門限,bMS應能自動消除告警,并自行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放電總電壓低的告警值范圍是36.00V~50.00V,默認值為43.20V。
5)放電單體電壓低保護。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洋溢電后,以2.0I10A電流放電,記錄單體電壓低告警電壓和保護動作電壓,放電后充電到電壓設定值恢復工作狀態。放電單體電壓低保護的告警值范圍應為2.00V~2.90V,默認值應為2.50V;保護值的范圍應為2.00V~2.90V,默認值應為2.00V;恢復值的范圍應為2.00V~3.60V,默認值應為2.90V。
6)放電過流保護。延時保護設置范圍應為5I10~11I10(可調),延時時間應在0s~60s(可調),瞬時保護設置范圍為10I10~30I10(可調),且瞬時保護值應大于延時保護值;進入保護后2分鐘(可調)后,bMS應自動重啟正常輸出功能,繼續3次過流保護動作后,bMS不再自動重啟正常輸出功能,而應能通過人工重啟正常輸出功能。
7)鋰動力鋰離子電池低溫、高溫保護。正常工作溫度范圍:磷酸鐵鋰動力鋰離子電池-5℃~45℃,鈦酸鋰動力鋰離子電池-30℃~55℃。當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用于-5℃及以下的場景時,應配置直流電加熱裝置(電加熱功率不小于100W)。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應有專門的散熱設計,以保證加熱平均使得設備正常工作。
8)bMS電路板充放電溫升保護。在bMS安裝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模塊箱體內,具有繼續記憶功能的點溫計探頭貼在bMS電路板上放電MOSFET外側表面。在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完全洋溢電后,將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包放置在高低溫箱內。將高低溫箱內溫度設置為25℃±2℃,靜置4h,記錄放電MOSFET溫度為T1。再以10I10(A)的電流放電,記錄放電MOSFET溫度。當電池包電壓降至43.2V時,記錄的放電MOSFET最高溫度為T2。計算其溫升值△T放=T2-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