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5月26日
正極材料公司上半年業績大多不及預期 當升科技海外營收占比已超50%
“上半年,公司海外多元正極材料出貨量占公司多元正極材料出貨總量比重已超過50%,”近日,當升科技表示,假如按收入進行劃分,今年上半年其前五大客戶中有三家為海外客戶。雖受疫情沖擊,整個行業業務都受到一定影響,但由于歐洲、北美等地區對電動化支持力度持續加碼,海外鋰離子電池材料需求正在快速爆發,當升科技抓住機遇,鋰離子電池材料上半年“出海”速度進一步加快,海外市場拓展成效顯著。
近日,鋰離子電池材料上市公司陸續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財報,營收及凈利潤下降幾乎成為了共同特點,疫情沖擊導致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需求不及預期也是財報中的高頻詞。不過,盡管面對共同的宏觀環境,有不少公司將業務重點向海外市場開拓,或加大小動力、消費市場的開拓力度,使得整體業績要明顯好于其他公司。
半年報:疫情沖擊,多數公司正極材料業績下降
注:1、格林美營收包括正極材料及三元前驅體;
2、廈門鎢業正極材料營收還包含貯氫合金業務。
表格中營收重要為上市公司正極材料業務部分。
今年上半年,多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公司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下降,究其原因,也重要是疫情沖擊導致動力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等下游市場需求下降,公司產銷受到一定影響,同時正極材料價格繼續走低,使得業績出現下降。
據電池我國網了解,當升科技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8.61%至10.90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3.32%至1.46億元。相比來看,當升科技上半年營收、下降相對其他頭部公司降幅較小一些。“在疫情導致國內市場總體需求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公司產量利用率保持較高水平,海外銷售占比持續攀升。”據當升科技介紹。
科恒股份正極材料業務上半年實現營收3.91億元,同比上升1.70%,銷售正極材料0.37萬噸,同比上升32.14%,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家正極材料營收處于正向上升的公司。
上半年,杉杉股份旗下主營正極材料的杉杉能源實現營收13.37億元,同比下降30.03%;實現凈利潤2252.12萬元,同比下降81.70%。“下游市場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疲軟,導致正極材料銷量出現下降;另一方面,原材料鈷和鋰的價格持續下降,以及下游需求低迷,行業競爭加劇,使得正極材料售價同比下降,進而導致毛利率出現下降。”杉杉股份解釋稱。
容百科技表示,一方面,國內及歐洲車廠出現階段性停工,大型電池產商隨之調整供應節奏,影響上游正極產商的生產備貨;另一方面,下游訂單不足,公司部分產量閑置,使得人工與制造成本、費用難以下降,導致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6.80%,至12.32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52.73%至5428.20萬元。
磷酸鐵鋰上半年憑借低成本、高安全、長壽命等特性可謂大火了一把,在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中頻頻可以看到搭載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新能源乘用車現身。同時,5G基站備用電源、電動船舶、電動自行車等市場的興旺,也給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市場的回暖增添了不少力量。但上半年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上市公司業績似乎并未因此“受益”。
據德方納米透露,上半年其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量約為12304.49噸,約占同期全國磷酸鐵鋰材料總產量的27.2%。同時公司同期磷酸鐵鋰出貨量超過萬噸,同比上升20.21%,但銷量上升卻仍未達年初預期。此外,今年二季度,磷酸鐵鋰價格同比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且下游采購需求低于預期,公司在四月份、五月份的產量出現較大下降。多重因素影響,使得公司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22.13%,僅有3.56億元,而凈利潤跌幅高達114.36%,虧損673.96萬元。
應對疫情沖擊:海外、小動力市場齊突圍
據電池我國網了解,今年上半年當升科技海外多元正極材料銷量約4095.01噸,銷售收入約為4.91億元。公司今年上半年海外總銷售收入約為5.0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了約71.55%;而同期因受疫情影響,其國內多元正極材料和鈷酸鋰的銷售收入同比則下降約為45.97%。
當升科技表示,今年以來,海外電動汽車市場發展迅猛,歐洲等地已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上升的新引擎,“公司與多家國際動力鋰電大客戶及車廠建立了深度合作,成為我國出口動力鋰電正極材料數量最多的公司,并成為海外某著名動力鋰電池公司的全球第一大供應商。”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歐洲新能源車銷量同比上升50%,達到40萬輛,相比之下,同期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4%至33.5萬輛,一升一降之間,我國被歐洲反超已成既定事實,并且全年銷量或將會維持目前這個局面。
關于產業鏈公司來說,積極布局海外市場,一方面是挖掘新的上升潛力,同時也可有效降低單一市場激烈競爭和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風險。
此外,積極加大其他領域的投入也為其正極材料業績貢獻很大。據當升科技介紹,上半年公司結合國內補貼政策調整和市場情況變化等因素,迅速調整營銷策略,在鞏固動力鋰電市場的同時,緊緊抓住部分小型鋰電終端市場如電子煙、無人機、TWS耳機、兩輪車等細分市場需求上升的機遇,實現了小型鋰電材料產品出貨量的迅速上升。
目前在上半年實現正極材料營收唯一正向上升的科恒股份,也是得益于消費、小動力市場的需求帶動。“2020上半年受新冠疫情等大環境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生產約35.2萬輛,同比下降42%,動力鋰電池裝機量約17.5GWh,同比下降42%。”據科恒股份介紹,在此背景下,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正極材料業務方面側重于數碼類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整體宏觀經濟及行業形勢不利的情況下基本保持了業務規模。
格林美在財報中也指出,在全球三元材料市場訂單攔腰下降的情況下,公司果斷戰略調整新能源業務結構,立即擴容消費電池用四氧化三鈷材料,搶占四氧化三鈷材料全球訂單,上半年四氧化三鈷材料出貨量近6,000噸,同比上升57%,最大限度對沖了三元前驅體下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