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4月21日
2018年鋰離子電池發展趨勢:軟包、21700、811強勢崛起
2018年CIBF國際電池技術展覽會在深圳召開,參展公司超過1000家,是國內規模最大的電池領域的專業展會。今年展會的規模創CIBF歷史之最,一方面,觀眾和業界對展會的熱情超出預期;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鋰離子電池行業正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
起點研究通過對此次展會全程的走訪調研,總結出鋰離子電池行業的發展趨勢。展會上,三元軟包電池產品大量涌現,并且圓柱形21700電池增多,三元NCM811產品也進入大家的視野,說明鋰離子電池在加速向更高能量密度進軍,材料體系、技術路線等都呈現轉型的趨勢,轉型的速度超預期。
軟包三元電池產品大量涌現
起點研究經現場調研了解,此次展出軟包三元電池產品的公司明顯增多。從目前市場來看,孚能、國能、中信國安、天勁、捷威等是三元軟包電池出貨量大幅上升的公司。
此次,國軒高科也展出了軟包產品。國軒目前承接國家科技部300Wh/kg高能量密度重大科技專項目前進展順利,已開發出三元811軟包電芯,能量密度到達302Wh/kg。
億緯鋰能在繼圓柱和方形之后,也快速進軍軟包電池。2018年四月,億緯鋰能三元軟包動力鋰電池在惠州廠正式投產,規劃年產量1.5Gwh。目前這款軟包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高達240Wh/Kg以上,成組效率85%,電池包平均能量密度可以達到150Wh/Kg,最高系統能量密度可達160Wh/Kg。
和其他電池類型圓柱、方形相比,軟包電池最大的優點是能量密度高,并且不易爆炸、循環次數多、重量輕、內阻小,缺點在于軟包電池的包裝材料鋁塑膜機械強度不如硬殼,有可能發生鼓包和漏液。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的應用代表車型為日產聆風,國內車企車型代表有北汽新能源EV200、奇瑞eQ、東風日產晨風等。
21700產品增多
在2018年CIBF展會上,力神、天鵬、遠東福斯特、億緯鋰能、天臣新能源、猛獅科技等國內多家動力鋰電池公司均展示了其21700電芯產品,另外,尤夫股份、索爾科技、海四達、橫店東磁、格林美等均在21700的布局。
其中,通過比較克動力展出的21700電芯產品調研了解到,目前,比克動力4.5Ah的21700產品可以批量生產,4.8Ah在小批量供貨,預計今年九月以后4.8Ah產品會大批量生產,并將在年底推出5.0Ah產品。
力神早在2017年就已公布了三大系列的五款產品:2.0Ah超高功率電池、3.6Ah中功率快充電池、4.5Ah中功率快充電池、4.0Ah高容量電池、5.0Ah高容量電池。目前蘇州力神產量已經達4GWh。
億緯鋰能,也是在2017年六月啟動了湖北金泉二區投產暨三區生產基地,圓柱三元21700電池的生產線正式竣工投產,產量為2.5Gwh。
除了這三大廠家,另外,起點研究還總結梳理了生產21700電芯公司的目前進展:
數據來源:起點研究院(SPIR)
相關于18650型電池而言,21700型電池的能量密度比更高,可提升20%,而且成組之后成本會降低,因此,在車輛成本和車體重量控制上具有較大優勢,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越來越受關注。
起點研究預測,未來21700必然會向現有的圓柱電池市場滲透,除了率先在純電動物流車市場得到應用之外,未來還將向純電動乘用車市場擴展,21700有望贏來較大增量。
三元電池加速向高鎳NCM811進軍
起點研究院通過在CIBF現場調研了解到,2018年已有較多公司的三元電池開始由523加速轉向811體系,不少公司甚至直接跳過622。2018年811已成為鋰離子電池公司重點布局方向,三元體系的轉型進程比預料中更快,起點研究預計2019年811的產量將持續提升,并且市場上會有不少811產品上市。
目前,已明確布局811的電池公司有比克電池、力神、孚能科技、CATL、國軒高科、德朗能、遠東福斯特等;材料公司有杉杉、當升科技、長遠、容百鋰電、天津巴莫等。
其中,比克電池已經實現NCM811產品量產,在正極材料使用了811體系之后,五月十七日最新公布的圓柱形18650電芯容量已經達到3.0Ah。據起點研究調研了解到,比克電池還將在2018年年底做3.35Ah電芯,能量密度將達到270Wh/kg以上。
桑頓新能源計劃在2018年向高鎳三元體系轉變,具體方向為NCM811和NCA,能量密度預計達到260wh/kg,2019年能量密度預計達到300wh/kg。
作為正極材料公司,當升科技目前正投資建設正極材料生產基地三期工程,重要為18000噸/年的高鎳多元材料生產線,生產線將按照NCM811/NCA的標準設計。
起點研究分析認為,公司加速進軍NCM811的原因重要有兩方面:政策推動和原材料價格上漲,這兩方面的因素形成合力倒逼三元電池材料體系加速轉型。
一方面,根據《我國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規劃,到2020年動力鋰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00Wh/kg以上,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三元523材料電池能量密度可以達到160-200wh/kg,而三元622材料可以達到220-230wh/kg,NCM三元電池里面未來只有811有望實現300Wh/kg的目標;并且,2018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補貼系數與能量密度和續航里程等指標直接掛鉤,高鎳811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優勢,可獲得較高的補貼溢價。政策的引導有力的推動正極材料由低鎳523/622轉向高鎳811,三元電池轉向高鎳811是必然趨勢。
另一方面,上游資源端鋰鈷鎳等金屬價格變化,尤其鈷資源稀缺,價格上漲猛烈,直接推動正極材料向高鎳低鈷方向發展,以減輕上游資源價格上漲帶來給正極材料帶來的成本壓力。811相關于523和622而言,可以減少鈷的用量,這是促使公司跳過622直接轉向811的重要原因。起點研究預測,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高鎳811將在市場上的迅速崛起。
下一篇:軟包鋰離子電池制作工藝流程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