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4月21日
膠體模板法如何制備鋰離子電池硅碳負極材料??
硅基材料由于其具有較高的容量和低放電電位的優點,是作為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最有前景的候選材料。然而,硅在嵌鋰之后會出現巨大的體積膨脹(~300%),從而導致其結構破壞,形成持續不穩定的固體電解質界面(SEI),這極大地阻礙了硅基負極材料在實際電池中的應用。
為了解決這些缺點,研究者對具有新型結構的硅基材料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納米結構的硅和硅/碳復合材料。然而,減小硅顆粒尺寸對性能的改善程度有限,硅表面暴露于電解液中仍會造成較低的庫倫效率和容量衰減。
目前,碳包覆納米硅被認為是提高硅基負極電化學性能的最有效策略之一。一方面,碳殼供應了體積變化的空間;另一方面,碳殼表面形成穩定的SEI膜,有利于庫倫效率的提高和容量的保持。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龍東輝教授和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郭居晨教授(共同通訊)以ColloidalSynthesisof[email protected]CompositeMaterialsforLithium-IonBatteries為題在Angew.Chem.Int.Ed上發表文章報道了一種新型碳/硅復合材料。
兩種不同的方法([email protected]@CHD)得到的材料,由于納米硅顆粒在炭載體中的分散形式不同,將其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也表現出不同的性能。
結果表明納米硅顆粒在炭殼層中更均勻的分散,其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也更優異。基于實際應用的考慮,將其作為添加劑與天然石墨混合,所制備的Si/C負極可逆容量可達600mAhg-1(3.1mgcm-2)和450mAhg-1(4.5mgcm-2)。
一:[email protected]
(a)[email protected];
(b)[email protected]
二:[email protected]
(a)[email protected]?線;
(b)[email protected]
三:[email protected]
(a)[email protected];
(b)[email protected]
四:[email protected]
(a)[email protected]?線;
(b)[email protected]
五:[email protected]
(a)[email protected];
(b)[email protected];
(c)[email protected]mAg-1和500mAg-1電流密度下的循環性能和庫倫效率曲線;
(d)[email protected]mAg-1電流密度下的充放電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