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3月18日
電池的梯次利用面對著什么難題?
在我國動力鋰電池大規模退役的關鍵點,有關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的爭議再起。
十一月二十二日,寧德時代(CATL)副董事長兼首席戰略官黃世霖在一個行業論壇上明確表示: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儲能是個偽命題。
梯次利用的難題
黃世霖在演講中介紹,有關動力鋰電池的梯次利用,目前很多公司在做這方面的研究,CATL也在做。就目前而言,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在技術依然有難點尚未解決:我們把到了生命末端的電池拿來反復地充放電,然后再把它解剖開,看看在物理層面有什么變化。目前,梯次應用電池基礎數據的積累還遠遠不夠,在生命末端到底會發生什么?(這方面的問題現在)還是個問號,弄明白至少還要幾年的時間。
把退役的動力鋰電池應用到儲能系統,這是業內公認的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的重要方式。今年三月,七部委聯合公布的《有關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表示將支持我國鐵塔公司等公司結合各地區試點工作,開展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示范工程建設。但黃世霖在演講中明確表示這條路行不通,重要是經濟上不劃算并有安全隱患。首先,充放電能循環4000次的動力鋰電池衰減到2000次循環,假如裝在儲能系統里面,僅僅做削峰填谷的話,磷酸鐵鋰能用三到四年,而三元電池只能用兩年,經濟上不劃算。其次,從回收到運輸再進行檢測,再做成儲能系統的話,隱形的成本非常高。第三,目前汽車主流電池是三元電池,生命末端的三元電池是否適合拿來做儲能?現階段來講還不夠成熟。假如系統設計得不夠好,或者系統超期服役的話,留下的安全隱患會非常多。黃世霖表示。
在此前的一些行業論壇上,黃世霖就曾表示業內關于車用動力鋰電池和儲能電池存在誤區,認為用于儲能領域的鋰離子電池品質要求比不上動力鋰電池。但其實儲能系統技術要求一點不比動力鋰電池低。在上述論壇上,黃世霖認為,未來的儲能系統一定要做到一萬次以上的循環,才會具有比較好的經濟性。今后,未來動力鋰電池和儲能電池會是兩種不同的技術路線,動力鋰電池提升能量密度后循環壽命會越降越少,再拿來做梯級利用,可能性就更小了。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的組裝過程是什么?
下一篇:晶硅電池與薄膜電池的優勢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