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3月11日
為何專家不建議個人收集廢舊電池?
專家說法:
建議個人不要收集廢舊電池
科普機構科學松鼠會會員田不野關注電池污染問題已久,本報記者采訪了他。他的觀點與網帖有所同又有所不同,他認為:在目前的電池回收體系下,基本上到回收箱這一環節就終止了,這使得儲存在各地的廢舊電池越來越多,量越來越大。一旦超過環境容量,就會引發環境污染事件這一點認識與網帖相同。
他建議個人不收集廢舊電池,盡量使用無汞電池,拒絕使用鎳鎘電池,同時支持和督促早日建成廢舊電池回收體系也就是說,并非所有的電池都是無污染的,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田不野早前寫過一篇論文,分門別類地分析電池的污染性。對環境有重金屬污染的是:蓄電池(常用于電動汽車)中的鉛,鎳鎘電池中的鎘,以及堿性鋅錳電池中作為添加劑的汞。
一塊舊蓄電池能賣100多元,目前的回收再利用率已經很高;鎳鎘電池正在被鋰離子電池或鎳氫電池所代替,而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里的有毒重金屬含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隨著技術的發展,低汞甚至無汞的鋅錳電池確實正在成為市場主體,環境危害也得到了有效降低。
最終路徑:
建立電池循環利用體系
2008年頒布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規定:家庭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廢鎳鎘電池和氧化汞電池以及電子類危險廢物等,可以不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但從生活垃圾中分類收集后,其運輸、貯存、利用或者處置,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
田不野認為,在沒有為電池找到下家之前,不要收集任何廢舊電池,否則集中的污染物質很可能造成大的環境危害。
田不野建議政府出面建立電池循環利用體系,現狀是:蓄電池有經濟價值,但80%掌控在無資質、環保不達標的小冶煉廠手里,造成了大面積的血鉛。鋅錳電池、鎳鎘電池、鋰離子電池則缺乏足夠的經濟價值,有待規模化處理。
上一篇:廢舊的電池該如何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