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3月09日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別有什么?
有利因素
1、列入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
2017年七月十四日,國家工信部公布《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指導目錄》涉及新能源領域的新材料有4項,包括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隔膜、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負極材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材料。
2、產業高速發展,形成產業基地
由于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所需的鋰、鈷、錳、鎳等金屬資源豐富,消費類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等鋰離子電池其下游應用市場迅速擴張,近年來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不斷發展壯大。國內鋰電正極材料行業集中度較高,已經形成了以京津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和華南地區三大鋰電正極材料產業基地。
3、下游行業發展帶動產業上升
受鋰離子電池及其下游行業快速發展的驅動,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上升較為迅猛。作為電動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動力鋰離子電池是影響整車性能、成本及用戶使用體驗的關鍵部件之一,也是整車成本中占比最大的零部件,其成本占整車成本的一半。細分來看,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及電解液四大關鍵材料的成本占電池成本的八成以上。其中正極材料的成本也占據了鋰離子電池總成本的40%左右。
不利因素
1、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不足
由于我國正極材料產量重要集中在低端產品,在一些高端產品,比如高性能三元材料等領域目前產量仍有不足。因此,鋰電正極材料行業目前整體來看處于供大于求的階段,未來重要驅動力來自于動力鋰電池的需求上升情況。并且在產品分布方面,低端產品產量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
2、與日韓先進公司有一定差距
國際上有一定產量和知名度的正極材料公司重要集中在日本、我國和韓國,國際上其他國家的正極材料公司規模普遍偏小,產品也較為單一,因此上述三國全球正極材料行業公認的三大巨頭國家。
日韓兩國在正極材料行業發展較早,近幾年來一直致力于三元材料等高端正極材料產品,而國內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鋰電正極材料產業在過去的發展中心集中在磷酸鐵鋰,近兩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國家和公司逐步重視三元材料行業的發展,但在技術方面仍然和日韓先進公司有一定的差距。
3、替代風險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性能要求不斷提高。此外,替代技術如燃料動力電池、鋰硫電池、鋰空電池雖然距離大規模產業化還有待時日,但不排除未來出現技術革新替代現有產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