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12月01日
近年動力鋰電池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有什么
(一)動力鋰電池高端產量不足
國內動力鋰電池公司總體的產量可能已經超越了現在新能源整車的需求,但是真正的好電池仍然是供不應求。除了材料和設備水平、生產工藝以及政策調整等客觀因素的差距之外,國內高端動力鋰電池產量不足重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認知不同步
不少動力鋰電池公司關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認知還是不夠。拿整車研發來說,完整的周期大概是2-4年的時間。因而,整車生產產量至少提前2年布局。而有些動力鋰電池公司只顧著跟政策、擴產量,并沒有認識到整車公司協同發展的重要性,以至于漸漸跟不上整車公司的腳步,產品也進入不了整車公司的視野。
2、合作模式轉變
動力鋰電池和車企的合作由來已久,只是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雙方合作深度和驅動因素不盡相同。
目前,車企和電池公司正由單純的供需關系轉變為基于市場、商業模式創新等的深度綁定合作。而這往往是一流公司間的強強聯合,高端動力鋰電池產量被綁定,導致市場供應緊俏。另一方面,高端產量的配套應用要經過一定的驗證周期,因而也會出現短時性的供應不足。
3、產業發展環境混亂
國內公司進入新能源汽車產業太容易,而被淘汰的又太少。比如動力鋰電池市場魚龍混雜,公司間惡性競爭頻發,這種情況下不利于形成產業良性發展機制,公司沒法去做高端產品,更談何成功。
(二)結構性產量過剩風險凸顯
2015年以前,我國動力鋰電池市場基本處于供不應求的局面,高速上升的新能源汽車產銷規?;究梢韵{動力鋰電池產量的逐漸擴張。隨著動力鋰電池產業投資加大,2015年底,動力鋰電池產量達到400億Wh,2016年底,動力鋰電池產量達到1200億Wh,2017年底,動力鋰電池產量達到2000億Wh,是2015年底產量的5倍。生產規模的逐年大幅提升導致產量過剩風險逐步突出,按照2017年動力鋰電池配套量364億Wh計算,我國動力鋰電池產量的綜合利用率僅23%。根據我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政策研究中心預測,2020年我國動力鋰電池需求量約1100億Wh,動力鋰電池目前產量已可滿足2020年的需求。雖然目前產量規模大幅提升,但多數公司制造工藝落后、研發創新能力不足、產品質量和一致性水平較差,真正能夠進入國際整車配套體系的高端產量仍然不足。
(三)回收利用體系尚未形成
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和回收再利用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重要環節,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普及持續加速,廢舊動力鋰電池的報廢量將隨之快速上升。根據我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政策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動力鋰電池的年報廢量將超過8萬t/年,2009-2020年累計報廢量將超過26萬t。2014年以前,裝車的動力鋰電池目前已有相當一部分已退役或即將退役,如處理不當,將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較大危害。同時退役下來的動力鋰電池在梯級利用、材料回收等方面具有潛在價值,如不能有效再利用將會造成資源浪費。但我國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尚未形成,回收利用標準亟待完善,回收利用技術水平仍待提升,缺少相關激勵政策措施,市場化回收利用機制尚未建立,回收難、利用率低、行業發展不規范等問題突出。
下一篇:激活手機鋰離子電池有什么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