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11月03日
介紹鋰離子電池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鋰離子電池是指分別用二個能可逆地嵌入與脫嵌鋰離子的化合物作為正負極構成的二次電池。人們將這種靠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轉移來完成電池充放電工作的,獨特機理的鋰離子電池形象地稱為搖椅式電池,俗稱鋰電。
鋰離子電池通常有兩種外型:圓柱型和方型。電池內部采用螺旋繞制結構,用一種非常精細而滲透性很強的聚乙烯薄膜隔離材料在正、負極間間隔而成。正極包括由鈷酸鋰(或鎳鈷錳酸鋰、錳酸鋰、磷酸亞鐵鋰等)及鋁箔組成的電流收集極。負極由石墨化碳材料和銅箔組成的電流收集極組成。電池內充有有機電解質溶液。另外還裝有安全閥和PTC元件(部分圓柱式使用),以便電池在不正常狀態及輸出短路時保護電池不受損壞。
單節鋰離子電池的電壓為3.7V(磷酸亞鐵鋰正極的為3.2V),電池容量也不可能無限大,因此,常常將單節鋰離子電池進行串、并聯處理,以滿足不同場合的要求。
正極正極材料:
可選的正極材料很多,主流產品多采用鋰鐵磷酸鹽。不同的正極材料對照:
鋰離子電池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正極反應:放電時鋰離子嵌入,充電時鋰離子脫嵌。充電時:LiFePO4→Li1-xFePO4+xLi++xe-放電時:Li1-xFePO4+xLi++xe-→LiFePO4。
負極
負極材料:多采用石墨。新的研究發現鈦酸鹽可能是更好的材料。
負極反應:放電時鋰離子脫嵌,充電時鋰離子嵌入。
充電時:xLi++xe-+6C→LixC6放電時:LixC6→xLi++xe-+6C
◎當電池充電時,鋰離子從正極中脫嵌,在負極中嵌入,放電時反之。這就要一個電極在組裝前處于嵌鋰狀態,一般選擇相對鋰而言電位大于3V且在空氣中穩定的嵌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做正極,如LiCoO2、LiNiO2、LiMn2O4。
◎做為負極的材料則選擇電位盡可能接近鋰電位的可嵌入鋰化合物,如各種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碳纖維、中間相小球碳素等和金屬氧化物,包括SnO、SnO2、錫復合氧化物SnBxPyOz(x=0.4~0.6,y=0.6~0.4,z=(2+3x+5y)/2)等。
◎電解質采用LiPF6的乙烯碳酸脂(EC)、丙烯碳酸脂(PC)和低粘度二乙基碳酸脂(DEC)等烷基碳酸脂搭配的混合溶劑體系。
◎隔膜采用聚烯微多孔膜如PE、PP或它們復合膜,尤其是PP/PE/PP三層隔膜不僅熔點較低,而且具有較高的抗穿刺強度,起到了熱保險用途。
◎外殼采用鋼或鋁材料,蓋體組件具有防爆斷電的功能。
下一篇: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的優勢重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