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8月03日
氫燃料動力電池汽車大規?!吧下贰边€差啥
近日,上海市科委公布《燃料動力電池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方法》,對氫燃料動力電池汽車(FCEV)的推廣應用給出了地方補助方法。這也成為近期以來,國內地方發力FCEV的最新舉措。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FCEV比鋰離子電池汽車更具成本優勢,其發展前景被普遍看好。隨著相關技術的日趨成熟,FCEV正在快速進入商業化導入期,而這也成為國內不少地方大力推進FCEV的重要動力之一。然而,從國內外相關經驗來看,從實驗室到市場,FCEV要想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尚有短板待補。
地方布局發力
上海市科委公布的《燃料動力電池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助方法》提出,FCEV按照中央財政補助1:0.5給予上海市財政補助。根據規定,燃料動力電池系統達到額定功率不低于驅動電機額定功率的50%,或不小于60千瓦的,按照中央財政補助1:1給予上海市財政補助。
近期以來,國內不少地方紛紛加大對FCEV扶持力度。一月份,武漢市首份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方法出爐。根據規劃,到2025年,武漢氫能燃料動力電池全產業鏈年產值要力爭突破1000億元,出現3-5家氫能國際領軍公司,成為專家級新型氫能城市。而在去年十一月份,武漢市與同濟大學、我國地質大學(武漢)簽約,三方共建氫能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平臺,先期供應2億元資金支持,并推動發起100億元規模的氫能汽車產業發展基金。
二月份,全國首個正式商業化載客運營的氫燃料動力電池公交車示范線在廣東省云浮市落地。而去年九月公布的《廣東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執行方法的通知》在“智能交通裝備”部分提出,“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和燃料動力電池汽車”。據了解,廣東依托佛山、云浮兩個珠江西岸城市,通過創新性的產業對口幫扶模式,各自打造了相對完整的FCEV產業鏈,不斷吸引整車公司落戶。
“我國發展FCEV的基礎很好,雖然有一段時間研發勢頭有所減弱,但是近兩年來又把FCEV與氫能利用作為重要的轉折點,從國家到地方都已經開始重視?!痹谖覈こ淘涸菏扛捎驴磥?,作為我國汽車動力系統轉型升級和新能源汽車戰略的重要方向,我國在燃料動力電池汽車領域的研究和進展并不晚于國外。經過多年努力,目前我國已經初步掌握了燃料動力電池電堆及其關鍵材料、動力系統、整車集成和氫能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跋嚓P地方政府加快布局,一方面可以加快我國FCEV推廣應用進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新的區域經濟上升點?!?/p>
“氫”裝如何前行
2016年公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2020年我國FCEV發展規模要達到5000輛,2025年規模為5萬輛,而2030年要達到百萬輛。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FCEV總銷量為1100多輛,距離3年之后要達到5000輛的目標,尚有不小差距。
目前,我國在FCEV關鍵材料和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了多項突破,開發出了60千瓦、75千瓦、100千瓦等多種規格的燃料動力電池電堆,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燃料動力電池汽車和燃料動力電池動力系統技術平臺,初步形成了燃料動力電池發動機、動力鋰電池、驅動電機、供氫系統,零部件的配套研發體系,并且形成百輛級動力系統與整車的推廣能力,實現了百輛級動力系統與整車的生產量力。
然而,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在與FCEV相關的氫能燃料動力電池技術方面仍存在差距。
“目前,在FCEV很多技術方面,從實驗室的角度來看,我國不比國外先進水平差。但是,真正的差距在于如何從實驗室跳到產業化這一步。”同濟大學教授章桐說。
“從產業化和市場突破的角度而言,一定要堅持基礎研發和示范應用并舉?!痹谡峦┛磥恚爸蛔龌A研發不做應用示范推廣,則基礎研發是盲目的;只做示范推廣不做基礎研發,技術會永遠落后于發達國家?!?/p>
關于加快我國FCEV推廣應用,我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給出了六大建議。
第一,創新研發組織模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技術持續創新和突破是推動氫能燃料動力電池技術進入市場的核心驅動力,是培育和發展FCEV首要任務?!叭騺砜醇夹g基本成熟,但在我國技術只具備一定基礎,特別是材料技術,包括系統綜合性能差距都較大。技術是關鍵?!睆堖M華說。
第二,抓關鍵領域,補短板環節,培育壯大產業鏈。目前,我國FCEV產業鏈缺失很大,除了關鍵零部件,輔件都嚴重缺失,產業鏈培育仍然是重要任務。
第三,大力推進示范應用,以點帶面,有序推進示范應用?!安恢鲝堃桓C蜂全上,在有資源優勢和應用需求的區域開展系統的示范。驗證技術商業模式。”
第四,科學規劃布局,建立氫能供給系統。需因地制宜,根據資源特色和優勢,制定氫能供給模式。
第五,大力推進國際化,整合對接國際資源?!皻淠苋剂蟿恿﹄姵靥貏e在交通領域應用,我國一定起至關重要的用途。假如我國發展起來了,那將推動全球FCEV的發展。假如我國氫能燃料動力電池在交通領域不能形成主流技術,全球都有可能步伐延遲。我國推動燃料動力電池的應用,也要國際資源的合作與支持。”張進華說。
第六,完善標準法規體系,提升測試評價能力。標準法規現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制約因素,從車輛到關鍵零部件的法規標準不健全。特別是從制氫、儲氫到加氫站,程序不明確。加氫站嚴重欠缺,現在加氫站都是各地在做,標準法規的突破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