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7月28日
三元電池占近半市場 安達科技仍專注于磷酸鐵鋰離子電池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上升53.8%和53.3%。
業內人士認為,乘用車尤其是A00車型(重要搭載三元鋰離子電池)的爆發,是出現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亮眼數據的關鍵因素之一。行業數據也顯示,2017年,動力鋰電池市場一改此前磷酸鐵鋰離子電池一家獨大的狀況,目前三元鋰離子電池已與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平分秋色。
記者從安達科技公布的招股書中發現,目前公司仍專注于磷酸鐵鋰前驅體的生產和銷售,那么在上述行業背景下其前景如何?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鋰電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僅生產銷售磷酸鐵鋰及前驅體的公司存在一定市場風險。
三元電池迅速搶占市場份額
兩種電池2017年的裝機占比雖相差不大,但看看前幾年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和三元鋰離子電池的裝機占比,或許能更加了解2017年兩種電池的市場情況。2015年,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和三元鋰離子電池的裝機占比分別為69%和28%;2016年,這一數據是60%和38%。
關于上述數據,華安證券新能源行業分析師吳海濱向記者指出,若以2017年前三季度數據來看,三元電池裝機量占比已達到50%,超越磷酸鐵鋰。以此來看,三元鋰離子電池成為行業主流的趨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吳海濱進一步分析稱,客車已經基本飽和,未來上升主力是乘用車,而乘用車重要搭載三元電池。另從補貼來看,補貼政策是在引導車企搭載高能量密度的電池,高能量密度的電池短時間來看技術路線已基本確定為三元鋰電。重要電池廠商的擴產計劃,重點也在三元電池。
華創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歐子辰告訴記者,政策對能量密度的要求越來越高,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壓力越來越大,而乘用車以三元鋰離子電池為主,今后乘用車占比越來越高,因此三元鋰離子電池占比也會越來越高。
安達科技也在研發三元材料
關于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太平洋證券新能源分析師張文臣認為,將仍以A級以下的車型為主。因此,三元鋰離子電池應該仍然是行業風口。
一位成飛集成內部人士此前向記者表示,相比客車市場,未來乘用車市場可能更大一些,其市場前景也更好。鋰電公司假如仍以磷酸鐵鋰離子電池為主,有可能會錯失新能源乘用車快速上升帶來的市場機會。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能源車企已在為相關市場機會做準備。除車企外,在安達科技招股書中披露的競爭對手中,杉杉能源、北大先行、當升科技、湖南升華等公司均有三元正極材料產量。
目前,安達科技也在研發三元材料。其招股說明書顯示,目前在研項目中的研究課題之一是高安全動力三元材料,最終應用于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長續航電動汽車、儲能電池、啟停電池等。
那么,安達科技對三元材料研發的投入有多少?其上述研究課題何時可以轉化為可以銷售的產品呢?安達科技方面向記者表示,公司具體的研發投入一是涉及到核心商業秘密,二是涉及到尚未披露的信息,暫無法供應。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司未來2~3年,依然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磷酸鹽系列正極材料上面,力爭成為磷酸鹽系列正極材料的引領者。
不過,結合目前行業趨勢,一位國內大型鋰電公司內部人士認為,未來單純生產磷酸鐵鋰正極前驅體可能存在一定市場風險。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