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7月28日
鋰電上下游公司業績分化 動力鋰電池迎來“下半場”競爭
近期,鋰電公司紛紛披露年報或業績預告。從這些報告看來,其產業鏈上下游可用“幾家歡喜幾家愁”來形容。其中,以鋰、鈷和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為代表的部分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如天齊鋰業更新后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預計2017年凈利同比增42.35%;華友鈷業預計2017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逾20倍。
上游公司業績大增、毛利提升,但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毛利率卻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既有上游擠壓的原因,也有下游車廠成本轉嫁的因素。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車補貼政策逐步退出,行業將迎來更加殘酷的“下半場”。
動力鋰電池公司兩端受壓
日前,天齊鋰業業績快報顯示,公司預計2017年實現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約21.5億元,同比上升42.35%。天齊鋰業稱,報告期內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新增的重要原因是鋰產品營業收入新增帶來毛利總額新增。
華友鈷業預計2017年實現歸屬凈利潤16.5億-19億元,同比新增2283.1%-2644.18%。華友鈷業認為,公司業績上升原因是受鋰離子電池(包括3C鋰離子電池及動力鋰離子電池)材料對鈷產品需求上升等因素的影響,鈷產品價格持續上漲。
此外,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公司當升科技、電解液公司新宙邦等公司的凈利、毛利率也實現同比上升。
與此同時,動力鋰電池公司卻受到上游材料漲價影響。二月二十八日,國軒高科公布業績快報,預計公司2017年實現歸屬凈利潤9.2億元,同比減少10.73%。關于業績下降,國軒高科稱因2017年國內動力鋰電池價格普遍下降,同時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整體盈利水平。
安信證券三月十三日的一份研報顯示,國軒高科動力鋰電池業務2017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37.91%,相比2016年的48.71%下降10.8個百分點;成飛集成鋰離子電池業務2017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24.76%,相比2016年的26.54%下降1.78個百分點;堅瑞沃能動力鋰電池業務2017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31.91%,相比2016年的39.11%下降7.2個百分點。
除了上游產品漲價,下游車廠的成本轉嫁也對動力鋰電池公司構成重壓。此前,湖北省汽車學會副秘書長雷洪鈞曾表示,“整車廠將補貼退坡的壓力轉向動力鋰電池,是不可逆轉的,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動力鋰電池占整車成本40%
面對上下游的“兩端擠壓”,動力鋰電池公司應怎么樣突圍?在我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會長劉彥龍看來,在目前的環境下,動力鋰電池公司應想辦法降低成本。不過,鋰電公司想要進一步降低成本卻難言樂觀。就鋰電公司降成本來說,一方面要提升其規模,另一方面可以要求供應商配合,部分材料和配套產品也要降低成本。“另外,提高成品率、加強管理、降低內部管理成本、提高產品合格率等方法也可以降低公司成本。”
動力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配件,占整車成本的40%,甚至更高,動力鋰電池公司如能做到以較高效率、較低成本從廢棄電池中提煉回收鈷、鋰等資源,那么公司將實現有效的成本控制。
目前已有不少公司宣布將投建電池回收項目。三月十日,駱駝股份公布通告稱,預計投資50億元建設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產業園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回收處理約30萬噸廢舊動力鋰電池的能力及相應的正極材料生產量力,實現年產值約75億元;國軒高科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已在電池綜合回收上成立相關公司,目前正在建設回收利用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