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7月24日
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格局是否將重構?
龍頭公司掀起智能化潮流
近日,在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中,北方奧鈦、孚能科技、妙盛動力、億緯鋰能、銀隆新能源、比克電池和青海時代新能源等7家鋰離子電池產業鏈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鈦酸鋰離子電池數字化車間、鈦酸鋰材料等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入圍。
試點示范項目重點圍繞五種智能制造模式,鼓勵新技術創新應用。其中,智能制造模式要素條件包括離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網絡協同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新技術創新應用要素條件重要是工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
隨著消費市場對高性能、高品質、高性價比動力鋰電池需求的提升,提高動力鋰電池的智能制造水平成為我國動力鋰電池發展的關鍵任務,在政策與市場的推動下,動力鋰電池龍頭公司掀起智能化制造潮流。
作為以電池起家的老牌公司,比亞迪長期堅持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智能化的先進管理方法等來提升制造水平,其高度自動化規模化的電池廠一直廣受認可。目前,比亞迪正在加快布局汽車智能化領域的步伐。近日,比亞迪集團單獨設立汽車生態研究院,意在從戰略高度增強智能化布局。
寧德時代每年投入超過銷售總額的5%用于科技研發,涵蓋材料研發、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測試分析、智能制造、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等各個領域。安全、卓越性能、長壽命、低成本及清潔制造,是寧德時代智造的五大黃金法則。
沃特瑪智慧廠于2016年十一月正式投產,沃特瑪新打造的全新動力鋰電池自動化pack車間,也稱為沃特瑪智慧廠,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體,通過云數據處理實現以機帶人的自動化作業,形成集數據、信息、服務為一體的綜合體系,十一月中旬正式投產。
“2015年開始,比克電池已經開始推動智造制造升級,進行動力鋰電池智能生產制造體系建設,實現生產過程管控的平臺化、服務化、智能化,并取得一定成績。”比克電池副總裁、3C事業部總經理滕鑫表示,基于互聯網+及大數據的智能制造體系,比克電池推動動力鋰電池制造的智能化,實現智能廠的建設,極大地降低成本,提高了公司的經濟效益。目前,比克電池深圳及鄭州基地均可實現日產達100萬支動力鋰電池,平均每條生產線每分鐘可生產130顆電池,而每條生產線在生產流程中只需30人。
動力鋰電池配套公司明年將不足50家
據專業人士預計,2018年在動力鋰電池領域,龍頭公司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在細分領域,鋰、鈷、鎳、鋁箔、銅箔等原材料價格的上升趨勢將加劇資源的爭奪戰;正極材料在向高鎳多元發展,同時也將面對更大的成本壓力;負極材料市場長期寡頭競爭,價格戰競爭態勢或仍將持續;而電池材料技術方法的變更,也將繼續導致電解液銷售增幅放緩;隔膜行業則仍面對低端產量過剩嚴重的局面,干法隔膜價格大幅下降,濕法隔膜產量釋放仍較緩慢;BMS行業的洗牌速度也將進一步加快,第三方BMS及電池PACK公司生存空間將不斷受到挑戰;設備公司也亟待走出市場規模小、設備性能不穩定、回款周期長等困境。而在下游新能源汽車、儲能市場,隨著合資政策的大反轉,自主品牌將面對生與死的考驗。同時我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動力鋰電池實驗室主任王子冬分析:“2015年,動力鋰電池配套公司是450家,2016年,下降到240家,今年繼續下降到96家,明年還會下降一半。”這樣看來,到2018年,動力鋰電池配套公司將不足50家。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和市場的崛起,鋰電行業進入動力鋰電池消費及個人消費的新時代,2017年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市場格局有兩個明顯的變化:一是投資擴產、并購重組熱潮下,龍頭公司間的競爭加劇;二是動力鋰電池領域,三元鋰離子電池市場應用大增。據我國電池網從上市公司通告及公開報道中的統計,從2016年初到2017年上半年鋰離子電池及其上游材料投資擴產及并購重組情況來看,在其統計的143個投資項目中,有123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額,總額超2307億元;統計在內的63個重組項目中,有60個項目公布了交易金額,總額達1306億元。
鋰電行業格局將重構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和市場的崛起,鋰電行業進入動力鋰電池消費及個人消費的新時代,2017年我國鋰離子電池行業市場格局有兩個明顯的變化:一是投資擴產、并購重組熱潮下,龍頭公司間的競爭加劇;二是動力鋰電池領域,三元鋰離子電池市場應用大增。
據統計,從2016年初到2017年上半年鋰離子電池及其上游材料投資擴產及并購重組情況來看,在其統計的143個投資項目中,有123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額,總額超2307億元;統計在內的63個重組項目中,有60個項目公布了交易金額,總額達1306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動力鋰電池龍頭公司加速擴產,競爭加劇,“強者恒強”日益凸顯。據記者了解,寧德時代已啟動IPO上市,與上汽、東風、長安等車企抱團發展,半年估值狂漲突破千億元;市值超千億的行業龍頭公司——比亞迪也開始調整戰略,擬分拆電池板塊,將其業務市場化,并加速布局國際市場,在美獨資興建美國最大電動巴士廠;動力鋰電池領域為數不多的國資公司力神電池也在2017年制定了“雙百億”目標——產量過百億、銷售額過百億;比克電池十一月初也宣布,將投資143億元在山東濟寧經濟開發區建設比克產業園……
市場競爭的激烈,將導致部分公司被淘汰。今年前10個月,鋰離子電池累計裝機18.1GWh,同比上升31.43%,共有76家電池廠商形成了有效的裝機供應,比前9個月多了3家,預計全年的數量在80家左右。去年是109家,這意味著今年會有30家左右的電池廠可能倒閉,行業洗牌已全面開啟。鋰資源爭奪戰會始終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