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7月22日
雙積分正式執行前 動力鋰電池市場仍存大變局
九月九日,在2017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開幕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了雙積分管理辦法,近期即將公布執行”。在雙積分正式執行前,動力鋰電池市場仍存大變局。
電池公司為何紛紛選擇與車企“聯姻”?
動力鋰電池公司與新能源車企合資,已成為當下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我們梳理發現,目前國內動力鋰電池公司與新能源車企合作模式共分為兩種:
一是單純供貨戰略合作。動力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其價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成本,考慮價格和供貨因素,新能源車企往往會給予電池公司一定的優先配套權,以穩定雙方的合作關系。
二是,考慮共同利益,多維度深度綁定戰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王青認為“資本層面上的合作可以維持更加穩固、和諧的協作關系。”深度合作所帶來的益處非常多,雙方可以做到互換互通。
①動力鋰電池公司研發率提升、銷量穩定。以往都是電池公司根據車企提出的指標要求進行研發工作,周期長、效率低,兩者合作不僅有利于提升電池公司的研發效率,而且電池公司還可提前搶占下游市場,穩定銷售鏈。
②新能源車企確保產品匹配性、降本提質。與電池公司進行合作,車企擁有根據電池原型進行電池布局的選擇空間,從而可以有效提升產品匹配性;此外,有利于車企穩定供應鏈,降本提質雙線并行。
未來我國市場又會有大批新能源汽車合資公司,它們將會使用誰的電池,將成為動力鋰電池市場最大的變量。現階段,動力鋰電池公司選擇與一線新能源車企“聯姻”,深度綁定戰略合作,可謂是最明智的備戰準備。
總投80億元,孚能科技聯手北汽集團打造動力鋰電池基地
2017年九月九日,“孚能科技(北京)新能源動力鋰電池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北京汽車產業研發基地舉辦。
根據協議內容,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同北汽、北京順義區人民政府三方達成戰略合作,將在順義區共同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研發與制造基地。
整個項目總投資約80億元,形成年產8GWH電芯與電池包生產量力。據了解,孚能科技控股合資公司80%以上。
筆者此前已經在《大變革!2017動力鋰電池前十排名生變!》一文中對孚能科技這匹動力鋰電池領域強勢登場的黑馬進行過詳細介紹,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孚能科技的完美逆襲得益于它的產量計劃、技術路線、市場覆蓋率及技術團隊。此前北汽聯合SKI設立動力鋰電池廠,但自從韓國電池公司退出我國市場,SKI也慢慢從北汽出局,孚能把握住這一機會,趁機上位,逆襲成為國內動力鋰電池市場的一匹黑馬。
國軒高科聯手比亞迪等布局三元材料
八月二十九日,國軒高科公布通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肥國軒”)擬與我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股東協議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公司名稱具體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為準)。
合資公司注冊資本93,684萬元,重要從事于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項目。
國軒高科與比亞迪目前都處于磷酸鐵鋰向三元轉型的重要時期,此次聯手設立三元正極材料公司,不僅是雙方戰略發展的重要布局,更是順應動力鋰電池主流技術路線的重要選擇。
如今,國內外車企關于電池類型選擇的“不謀而合”,三元動力鋰電池業憑借其耐低溫、高能量密度、高充電效率、不錯的循環壽命等特性已在市場中站穩腳跟。而且目前無論是政策導向,還是公司的產量都已轉向三元系,合肥國軒與比亞迪的聯手合作不失為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