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7月12日
18起案例看H1鋰電產業“資本流向”
2020年上半年外資巨頭、產業基金挾巨資相繼入局,新一輪資本在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鏈“暗流涌動”。
高工鋰電梳理統計,截止七月七日,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鏈兼并購/戰略入股/合增資案例達18起,其中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8起,材料領域9起,設備領域1起。涉及金額超158億。
動力鋰離子電池產量擴張趨于理性后,進入產業鏈的資本也呈現出新的特點:
?新一輪體量巨大的資本開始瞄準國內出貨量排名靠前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外資車企巨頭的動作最為明顯,大眾入主國軒高科、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的消息先后在業內刮起旋風。
從側面看,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經歷前一階段政策與市場的雙重考驗后,誕生了一批技術實力較強、具備一定產量規模、擁有成熟供應體系等綜合實力較強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外資車企巨頭此時入局可謂恰逢其時。
值得注意的是,以并購、入股等方式掌握核心零部件控制權本是車企慣用的戰略手段,外資車企入局或給電池公司在市場戰略、研發思維、管理層面發生深層次變化,而這也或為后續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排名變化埋下伏筆。
?動力鋰離子電池新興應用市場資本熱度開始升溫,如工程機械電動化、輕型車換電、儲能等市場上半年均吸引了巨頭的布局。作為行業風向標,寧德時代與躍薪智能合資涉足電動無人礦卡、與國網綜合能源合資成立國網系儲能公司,中恒電氣加入寧德時代旗下輕型車換電系統公司。
事實上,除了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之外,電池公司有關鋰離子電池新興市場的應用場景極為重視,包括船舶、5G基站、電網儲能、輕型車、電動工具、工程機械等等。除了可以彌補短時間內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低迷的銷量供給外,后續廣闊的成長空間也將成為電池公司的盈利引擎。
?上游原材料資本熱度依舊不減。一方面,國際材料巨頭加深與我國材料公司的合作布局,如炭黑龍頭卡博特收購三順納米布局碳納米管導電劑,格林美與ECOPRO設立合資公司。
另一方面,跨界涌入的資本大幅減少,更多是基于產業鏈內具有協同效應的產品延伸及投資加碼。如贛鋒鋰業入股騰遠鈷業、國軒高科增資銅冠銅箔、盛屯礦業收購銅鈷礦企、融捷股份加碼鋰礦產業等。
?設備領域兼并購案例快速消退。一部分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拓寬融資渠道,增強綜合競爭力,鋰電設備公司更傾向走獨立上市的IPO之路。
高工鋰電注意到,從去年至今,包括海目星、杭可科技、聯贏激光、瀚川智能、奧特維等設備公司已經成功沖刺IPO。
綜合來看,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鏈兼并購加劇、資本賦能大概率掀起新一輪市場變局。要警惕的是,資本進出之間,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鏈公司仍要繼續做精做強,為下一輪持久戰、與日韓公司的近身肉搏戰做準備。具備核心技術實力、資源整合能力、優質客戶優勢、產量規模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鏈公司長期發展依然可期。
電池
大眾入主國軒高科
五月二十八日,大眾汽車集團和國軒高科在北京舉辦合作簽約儀式,大眾汽車將投資約11億歐元(約合87億人民幣)成為國軒高科大股東。當晚國軒高科通告顯示,大眾我國將合計持有國軒股份26.47%,成為第一大股東。
國投招商10億元入股蜂巢能源
六月,國投招商通過旗下兩只基金戰略性入股,總投資10億元,獲得蜂巢能源12.2%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蜂巢能源定位為第三方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面向國內和全球的整車公司開放。分別在上海、保定、無錫、德國、韓國、日本、印度等地建立了7大研發中心,首個車規級AI制造廠已經于2019年十一月在江蘇常州投產。
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
七月三日,梅賽德斯-奔馳官宣,將與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電芯制造商孚能科技深化戰略合作,并入股孚能科技3%的股份。根據孚能科技招股說明說顯示,梅賽德斯-奔馳全資子公司戴姆勒大眾化參與孚能科技投資達9.05億元。
寧德時代涉足電動無人礦卡
六月二十八日,寧德時代與河南躍薪智能機械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河南躍薪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中躍薪智能持股69.23%,寧德時代持股30.77%。合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動化無人礦卡和無人礦山技術研發、供應電動化無人礦卡和無人礦山技術解決方法等。
寧德時代合資成立國網系儲能公司
三月,寧德時代與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公司國網時代獲核準正式成立。國網綜合出資1800萬,占股60%,寧德時代出資1200萬,占股40%。合資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儲能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
比亞迪豐田合資公司落戶深圳
三月二十五日,比亞迪與豐田合資的子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注冊資本3.45億元,比亞迪與豐田各占50%股份。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純電動汽車及其衍生車輛以及純電動汽車及其衍生車輛用零部件的設計、開發、銷售。
中恒電氣入局換電市場
四月七日,中恒電氣(002364)擬2億元增資入股寧德時代子公司寧德智享,寧德智享重要經營兩輪助力車換電業務,致力于構建兩輪車及三輪車的能源生態系統,是兩輪車及三輪車換電系統的運營商。
海基新能源獲1.7億增資
三月二十六日,百川股份通告,公司與無錫時代百川、徐衛、沈建林、趙國良等海基新能源股東簽署了增資協議,擬共同向海基新能源增資1.7億元,將其注冊資本由4.3億元增至6億元。其中百川股份直接持股直接持股23.79%,間接持股3.84%。
材料
格林美與ECOPRO設合資公司
四月,格林美與韓國ECOPRO簽署投資備忘錄,旗下福安青美與ECOPRO在寧德福安市成立動力鋰離子電池用NCA&NCM高鎳前驅體合資公司。目標產量為2022年達到2.4萬噸、2024年實現4.8萬噸。
炭黑龍頭入局碳納米管
四月一日,炭黑材料龍頭卡博特公司宣布已正式完成于今年初宣布的以約1.15億美元收購深圳市三順納米新材料有限公司(折合人民幣約8億元)的交易。收購完成后,卡博特將擁有炭黑、碳納米管、石墨烯以及定向生長碳納米結構等全數導電劑品類。
贛鋒鋰業3億“涉鈷”
六月二十八日,贛鋒鋰業(002460)通告顯示,公司以自有資金約3億元成功競得新余高投持有的騰遠鈷業近6.9%的股權。這也是贛鋒鋰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涉鈷”。
國資化工龍頭進軍正極材料
四月二十四日,國資化工龍頭萬華化學(600309)正式接手煙臺卓能鋰離子電池有限公司100%股權,卓能鋰離子電池重要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開發、生產及銷售。兩個月之后,由萬華化學投資11.6億建設的“年產1萬噸鋰離子電池三元材料項目”,在眉山市人民政府網站進行第1次環評公示。
國軒高科增資銅冠銅箔
三月五日,國軒高科(002074)公布通告,合肥國軒以持有參股公司合肥銅冠11.25%股權及現金679.5萬元,對銅陵有色全資子公司銅冠銅箔增資,完成后合肥國軒將持有銅冠銅箔3.5%股權。
盛屯礦業收購銅鈷礦企
盛屯礦業(600711)通告顯示,旗下全資子公司旭晨國際已完成恩祖里銅礦公司的100%的股權收購,交易金額約1.14億澳元(約合5億元人民幣)。恩祖里在剛果(金)擁有兩大銅鈷項目。
融捷股份加碼鋰礦產業
融捷股份(002192)與康定市人民政府簽署了《康定綠色鋰產業加工區框架協議》,協議內容重要是甲基卡鋰輝石精礦選廠、尾礦加工建材項目、鋰工程技術研究院及相關附屬設施等。項目總投資14億元,計劃按階段分步投資建設。
多氟多重新接手錳酸鋰子公司
三月,多氟多(002407)通告稱,公司擬以8910萬元的價格,收購多氟多實業子公司焦作伴侶納米材料工程有限公司90%的股權,以保障公司原材料供應,完善產業鏈。
高瀾股份控股東莞硅翔
高瀾股份(300499)通告顯示,公司擬公開發行可轉債2.8億,其中2.04億元用于收購東莞硅翔51%股權,東莞硅翔成立于2008年,重要從事動力鋰離子電池加熱、隔熱、散熱及汽車電子制造服務的研發、生產、銷售。
設備
上海電氣收購贏合科技
二月十七日,上海電氣(601727)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王維東、許小菊持有的深圳市贏合科技7.30%股份,轉讓價格為11.49億元。目前,上海電氣持股占比達17.03%,擁有贏合科技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