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3月16日
如何實現動力電池的二次利用?
GGII數據顯示,2017年年底動力電池價格較2017年初下滑20%~25%。磷酸鐵鋰電池組價格從年初的1.8~1.9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5~1.55元/Wh。三元動力電池包價格從年初的1.7~1.8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1.5元/Wh。
有新聞報道稱,2017年中期,我國動力電池比能量為180Wh/kg,到2020年,動力電池比能量也會不斷提升,將達到300Wh/kg。到2020年,全球電池系統每千瓦時平均價格,大約在1000元人民幣、100美元和100歐元之間。
當新舊電池的差價接近檢測、再加工、設備更換、舊電池維護維修等二次利用電池的綜合成本以后,就可能出現舊電池沒有再利用價值的情況。如果可以利用歷史數據,則省去部分檢測成本,這個時刻會來的晚一些。
沒有再利用的沖動以后,動力電池只有拆解回收原材料這個方式集中處理。電池拆解應該是生命周期較長的一種電芯處理方式。當然,電芯二次處理以及統一規格、模組設計,電池包運營模式等等,對電芯級別的二次利用都有影響,還需要觀察相關技術發展情況,加工成本的降低趨勢。
2)處理技術有降成本的空間,提高效率的空間
這個角度其實是1)的延伸,什么樣的電芯能夠實現少量研發支持批量生產應用呢?
a規格一致性
在電動汽車產業前期出現,電芯種類多,量又不大,而電芯的檢測,不同類型的電芯,參數個性化很強,因此,可以說,到目前,18650等通用規格的電芯,比較具備研究價值。
b有歷史數據的電芯
有了歷史數據,動力電池都經歷了哪些濫用,充放電容量總體變化情況,電壓等等都記錄在案。借助對電芯外部特性與內在結構之間關系的研究成果,不用拿到電池就可以先進行初步的一致性評價,剩余價值評價,安全性評價。
有官方文件要求,2017年之后注冊登記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非個人購買的新能源車輛、
個人購買的商用車及專用車,按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GB/T32960)要求上傳相關數據。個人購買的新能源乘用車,在整車車輛狀態、充電狀態、運行模式發生變化時上傳相關數據,但不包括定位數據。在此之前,不同車輛電芯的數據記錄情況可能參差不齊。
3)動力電池二次利用的場景
目前熟知的是電力儲能電站,新能源電站,家用儲能,電力補給車輛,低速電動車輛,通訊基站,新能源路燈等等。對于每一種應用場景,對電池的性能要求,對價格的敏感程度,沒有具體數據,不敢往下結論,后續掌握具體數據后,在另起題目進一步討論。但他們需求的不同,必然影響用戶選擇時,關注電池的哪些性能,這是客觀存在的聯動關系。
4一個典型的退役動力電池應用場景舉例通訊基站
ChunboZHU于2017年發表在IEEE上的一篇論文,《Effectofremainingcyclelifeoneconomyofretiredelectricvehiclelithium-ionbatterysecond-useinbackuppowerforcommunicationbasestation》,針對通訊基站利用動力電池的推理模型,文章有發表周期,數據僅供參考。從這個案例不難看出,應用場景的詳細信息,對于評價一種電芯的應用是否合適,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過于籠統的評價合適或者不合適,這不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