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0年03月11日
邁向后補貼時代,換電模式有待“越過山丘”
新能源汽車產業即將邁向后補貼時代,各類商業模式的運營也將迎來激烈的競爭。一方面,產業發展趨勢開始讓位市場主導,擁有高性能、長壽命、低成本的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電池產品將在競爭中加快分化,繼續鞏固自己優勢的頭部地位。另一方面,通過當前商業模式的再創新,給市場消費者帶來用得起、用得好的綜合產品服務模式,實現市場的脫穎而出、增量突破,成為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電池公司的重要方向。換電模式在經歷了多年發展后,有望在后補貼時代的競爭中,殺出一片獨有的新天地。那么換電模式發展還有哪些要跨越的山丘?
一、汽車通告管理體系的困境
動力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因其重要性被譽為心臟。在當前汽車通告管理體系下,動力鋰電池的型號和編碼應當與唯一的車輛相匹配,同時新舊版本的電池更新會導致電池型號的更新,進而無法做到二種以上的電池系統匹配同一輛車的管理體系。由于我國現行汽車通告管理體系與換電模式不能順利接軌,導致后續的財產權益、維修保障都出現引申問題,從而限制了換電模式的發展壯大。
二、權屬權利的界定不明
基于汽車通告管理體系問題延伸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權屬問題,隨之而來的還有汽車保險、政策補貼等相關系列問題。產品供給側包括了整車生產公司、動力鋰電池生產公司、動力鋰電池更換服務運營公司。鑒于現在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有一定動力鋰電池的因素,在發生安全事故涉及財產保險的時候或將存在責任界定的難題,進而影響到保險理賠、維修更換等后續事項。在財政補貼申領方面,或存在一輛車匹配多個電池系統,面對缺乏相關執行細則依據的問題。
三、技術標準有待完善
換電模式發展的另一個門檻還在于整個體系的技術標準。在換電站方面,包括建筑規劃和設計、施工驗收、電力設備和電動汽車換電機械設備等跨行業內容;也包括了換電基礎設施運營網絡的服務標準、安全管理規范、不同電池與不同車輛匹配的標準、通信規范等諸多內容。也就是說,當前換電模式距離統一標準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不能統一標準的換電模式很難在全行業實現規模化推廣。
四、越過山丘之后的前景展望
2019年九月,海南省工信廳、中汽協在海口召開了有關換電模式研討會。海南省工信廳林敏副廳長指出“海南在車電分離的銷售模式和換電技術路線的推廣方面已經具備一定基礎,要繼續加強政府、公司、金融機構、保險機構之間的聯動協作…。”我國汽車工業協會將牽頭研究提出解決車電分離模式合規性如通告管理、車輛上牌、分離電池的數據監管和追溯制度等的具體建議,并研究制定換電連接部分、換電電池系統規格標準等。
換電模式所涉及的“汽車通告管理、技術標準”這兩個核心問題已經引起了行業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實際上,換電模式在產業化和市場化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自2010年起,海南省南方電網與海馬公司就試水了換電出租車業務,同年開展的還有杭州市國家電網純電動換電出租車;隨后青島薛家島換電公交車、北京市北汽換電出租車、新鄉市新能換電出租車、杭州微公交換電模式此起彼伏,車型產品和運營模式日益豐富。
整車公司開始加速布局換電模式車型。北汽新能源、力帆汽車、東風汽車(與時空電動合作)等傳統整車公司持續推出了多款純電動乘用車、專用車等整車產品,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也布局換電模式,在全國多個重要城市布局形成了充換電網絡,面向終端消費者供應便捷的加電服務。汽車行業即將邁進后補貼時代,可以預見的是新能源汽車多種技術路線的發展必將給換電模式拓展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后補貼時代市場競爭為主導的趨勢中,換電模式或將成為充電模式的必要遞補選項,進而加速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