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25日
鋰電池常用的材料是什么?
電池技術一直是制約手機、筆記本等電子設備甚至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智能手機完成了從硬件、軟件到設計等一系列跨越式發展的背景下,電池已成為用戶吐槽最多的部件之一。
前些時候,有媒體報道稱,國內某品牌廠商申請了一項鋰電池發明專利,以創新型技術大幅提升電池的快充能力,被媒體譽為革命性突破。
其實,常見的鋰電池工作原理并不復雜。目前,應用較多的鋰電池負極材料多采用石墨烯,正極則多為鈷酸鋰。
想要獲得更高效的供電,一般的方式是探索新的正負極材料。近日,國內某品牌廠商申請的鋰電池發明專利,正是引入了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并通過摻雜硅基材料的創新技術,在充電的過程中,為帶電的鋰離子開辟了一條快速干道,從而實現大幅提升充電速度的目的。
該技術一經報道便迅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如果這項技術能在智能手機電池中得到應用,顯然可以提升智能手機的使用體驗,打破行業的技術瓶頸,更充分地發揮智能手機的優勢。
對于電池技術,很多科學家、研究團隊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去年上半年,浙江大學高超團隊就成功研制出一款新型的鋁-石墨烯電池,僅用1.1秒鐘即可完成充電,循環充放25萬次后依然電力十足,在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中也可正常工作。
電池涉及到的變量有很多,系統復雜。盡管在技術上電池已有所突破,但短期內這些前沿技術實現商業化的可能性很小。通訊行業專家、手機行業自媒體人李殿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除關鍵技術指標外,電池技術研發還需要關注電池材料本身是否穩定、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