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24日
鋰電池包的基本結構有哪些?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樣的?
鋰電池包的基本結構解析:
主要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
結構:圓形、方形;疊片、卷繞
形態:聚合物(軟包裝)、液態鋰離子(鋼殼)
正極
正極材料占鋰離子電池成本30%--40%,直接影響鋰電池包的能量密度和性能。
負極
負極材料需由相對于鋰電極電勢更低的材料構成,并具有高比容量和較好的充放電可逆性,從而在嵌鋰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尺寸和機械穩定性。
鋰電池包工作原理:
鋰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往返嵌入和脫嵌來工作,實現能量的存儲和釋放。
1、充電過程
在電場的驅動下鋰離子從正極晶格中脫出,經過電解質,嵌入到負極晶格中。
充電開始時,應先檢測待充電電池的電壓,如果電壓低于3V,要先進行預充電,充電電流為設定電流的1/10,一般選0.05C左右。電壓升到3V后,進入標準充電過程。標準充電過程為:以設定電流進行恒流充電,電池電壓升到4.20V時,改為恒壓充電,保持充電電壓為4.20V。此時,充電電流逐漸下降,當電流下降至設定充電電流的1/10時,充電結束。
2、放電過程
過程正好相反鋰離子返回正極,電子通過用電器由外電路到達正極與鋰離子復合。電池放電,此時負極上的電子e從通過外部電路跑到正極上,正鋰離子Li+從負極跳進電解液里,爬過隔膜上彎彎曲曲的小洞,游泳到達正極,與早就跑過來的電子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