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24日
動力電池存在著哪些明顯的問題
本周,一系列的電動汽車起火事件再次引發了行業內外對動力電池安全性問題的探討。
4月21日晚,上海徐匯區某小區一輛ModelS發生燃燒,跟據發生自燃的特斯拉ModelS車主描述,事發車輛購于2015年11月,但購買時并非全新,為試駕車,價格打了7折。目前共行駛了6萬公里,還處于保修期內。
發生起火事故之后,網上隨即傳來了引發此次事故的多個版本的原因,包括車主私接充電線、快充、以及電池短路等。
盡管目前還不清楚起火的具體原因,但特斯拉近年來頻發生起火事故是不爭的事實,甚至有好幾起事故導致車上人員死亡。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多個公開場合已經反復指出,電動汽車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電池安全性。
通過分析去年以來的起火事故,歐陽明高得出的結論是,動力電池在產品質量上還存在不少明顯的問題,這主要體現為三類,第一,電池產品測試驗證不足;第二,車輛使用過程中可靠性變化;第三,充電安全管理技術有問題。
事實上,受補貼政策影響,中國的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在近年來出現快速提升,技術上升周期越來越短。但產品安全驗證周期也越來越短,導致動力電池的安全性風險日益提升,而這也成為了引發電動汽車頻繁起火的重要原因。
1、寶馬計劃從澳大利亞和摩洛哥采購鈷
日前,外媒報道,寶馬負責采購的董事會成員AndreasWendt表示,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動力電池對鈷的需求已經下降,并將繼續減少。公司2020年、2021年推出第五代純電動汽車,將搭載高鎳型電池作為替代,因此公司計劃不再從剛果購買鈷。
但據最新消息,寶馬的布局已經非常清晰。在第五代產品推出的過渡期內,寶馬仍將采購鈷材料,但主要采集地將來自澳大利亞和摩洛哥。
2、大眾使用區塊鏈技術追蹤鈷供應鏈
近日,大眾對外宣布,公司已經加入一個鈷供應鏈追蹤計劃。該項目建立在IBM區塊鏈平臺上,由Linux基金會的超級賬本提供支持。本次計劃的提出旨在提升全球鈷供應鏈的效率、可持續性和透明度。
全球三分之二的鈷來自非洲的剛果共和國。倫敦專門研究鈷的研究公司DartonCommodities稱,其中至少有20%的鈷由當地人比如兒童開采,其余部分由工業礦場生產。由于雇用童工采礦,過去時常引起國際人權組織的關注。
目前,除了大眾外,福特汽車、華友鈷業、LG化學、IBM和RCS全球集團等公司均參與在內。
點評:看起來,大眾加入這個鈷供應鏈追蹤計劃的目的與寶馬相同,都是為了避免使用剛果金的童工生產的鈷材料,而采用新技術從源頭監控鈷材料的生產與使用,從而確保其電動汽車上使用的鈷材料是合法且透明的。在這方面,中國主機廠卻沒有相關的布局。
上一篇:軟包鋰電池有哪些優缺點
下一篇:鋰電池有哪些常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