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20日
我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短板是什么?如何解決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
今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0.6萬輛和60.1萬輛,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75.1%和87.7%。相對于市場平淡的傳統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可謂是高歌猛進。
近幾年來,我國電動汽車發展迅猛,市場份額占全球總量的50%以上。在市場形成規模的形勢下,各項技術發展迅速。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迅速提高,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電機功率密度等指標也大幅提高,電動空調、電動助力轉向已形成規模市場,成本明顯下降;整車續駛里程也由原來的100~200公里,提升到300公里以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迅速,商業模式不斷創新。
但是,今年以來,特別是近幾個月來,隨著補貼技術門檻的提高,安全事故頻發。這說明,安全性是當前我國電動汽車發展的短板,對此全行業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首先,電動汽車的安全性是綜合性問題。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與安全性是一對矛盾,在提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同時如何保證其安全性,需要深入細致地科學研究與實驗,才能把握準確的度
其次,電動汽車的安全性是全生命周期的問題。動力電池電芯的設計與制造以及電池包的設計與制造,應該更重視安全性;充電過程對安全性影響也很大,據統計,在充電過程中發生的安全事故占電動汽車全部事故的20%;合理使用也很重要,過充、深放電都會影響電動汽車的安全;耐久性也會影響安全,使用過久、使用不當和磕碰,都會影響電池包的密封性和接插件的可靠性,進而影響到安全性
在政府層面,應加強管理創新,建立保障電動汽車安全性的制度。保持電動汽車準入和補貼等技術指標的穩定性,不要頻繁變動技術指標,如果變動技術指標,應給企業至少兩年時間開發、設計、驗證新產品。
最后,筆者想指出,提高電動汽車安全性,需要所有參與者共同努力。無論是制造企業、充電企業,還是使用者,都要高度注意電動汽車的安全性。
下一篇:構成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