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18日
產業鏈格局重塑下,2020年鎳價能否再度走高
1751年,來自瑞典的克朗斯塔特(AlexFredrikCronstedt)用紅砷鎳礦(NiAs)表面風化后的晶粒與木炭共熱,提取出了一種新的金屬,命名為鎳(nickel)。
當時,許多的化學家認為它是鈷、砷、鐵和銅的合金。直到1775年,純凈的鎳才被制取出來,并確認為一種元素。
鎳近似銀白色,中等硬度,有好的耐腐蝕性、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主要用于制作合金(如鎳鋼)以及用作氫化的催化劑(如蘭尼鎳)。用電解鎳制造的不銹鋼和各種合金鋼被廣泛用于飛機、坦克、特種、宇宙飛船和民用工業的機器制造、永磁材料等領域。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2019年,在主要的非鐵賤金屬中,鎳價以驚人漲幅持續領跑。今年迄今,鎳期貨的價格漲幅接近28%。相比來看,銅期貨、鋁期貨、以及鋅期貨的價格表現則大為遜色,年初至今的漲幅分別僅為5.1%、-0.49%、-6.63%。
但從走勢來看,不難發現,今年鎳價存在明顯的波動性。據倫敦交易所(LME)數據,上半年,LME鎳價小幅上揚,隨后窄幅回落,整體表現中規中矩。值得注意的是,從第三季度起,LME鎳價迎來一波顯著的上漲行情,從7月2日的12015美元/公噸漲至9月2日最高點18620美元/公噸,漲幅高達55%。
而此次上漲,市場普遍認為主要是由印尼重塑供應格局的政策引起的。然而,市場對鎳的需求卻沒有絲毫減弱,因此這一政策所帶來的影響很快就被瓦解了。10月份起,鎳價逐漸回落。
理論上來說,決定一件商品的價格,主要來自于兩個因素:供給和需求。對于鎳而言,也是如此。
然而,隨著全球供應鏈在區域和結構上不斷重塑,鎳的定價機制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那么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鎳價的走勢又會如何呢?
鎳產業鏈
要想判斷鎳價后續走向,需要分別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入手。
供給端主要在于供應量,因此產量的變化及趨勢則是關鍵,而產量不僅受到產能變化的影響,同時各個國家的政策也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如限制進出口等。
需求端則主要看產業鏈的下游,下游應用行業景氣度越高,對鎳的需求就越旺盛。此外,原材料以及下游產品的庫存情況也會對價格走勢產生一定的影響。
鎳產業鏈的上游為鎳礦資源,分為紅土鎳礦和硫化礦兩類。硫化礦還可細分為鎳黃鐵礦、含鎳磁流鐵礦、黃銅礦。產業鏈的中游主要是含鎳中間產品,主要有電解鎳、鎳粉、鎳丸、鎳鐵合金、工業鎳等。下游則是其它應用產業,如鋼鐵、電鍍、電池領域等。
鎳在地球上是一種儲量比較豐富的金屬,含量僅次于硅、氧、鐵、鎂,位居第5,而地核中含鎳最高,是天然的鎳鐵合金。
在產業鏈上游中,紅土鎳礦對應成分為氧化鎳,全球儲量占比60%;硫化礦對應成分為硫化鎳,占比40%。根據Statista數據,2018年全球鎳儲量約為8900萬噸。其中,印度尼西亞儲量位居第一,達2100萬噸,占比約24%,是鎳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古巴、菲律賓分別排名2-6位。中國的鎳儲量為280萬噸,位居第八。
(圖片來源:Statista)
產量方面,隨著各個主要國家產能的擴張,全球鎳產量從2006年的157萬噸不斷攀升至2018年的230萬噸。其中,印尼2018年的產量為56萬噸。印尼既是鎳儲量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鎳生產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國家是菲律賓。盡管菲律賓的儲量(480萬噸)位列全球第六,但2018年該國卻以34萬噸的產量位居第二。此外,澳大利亞鎳儲量位居第二(1900萬噸),但產量卻排在第六位,2018年僅為16萬噸。
(圖片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
在供給方面,印尼和菲律賓兩國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再來看需求端。
鎳產業鏈下游的需求主要來自于鎳鐵、不銹鋼、濕法項目市場。
(圖片來源:Statista)
過去幾年里,鎳產業在印尼的投資力度激增,從采礦、鎳生鐵(NPI)到不銹鋼,再到HPAL,而且很大一部分的投資來自海外。出口增長就證明了這一點。印尼能源部數據顯示,2018年印尼的鎳礦石出口量為2200萬噸,同比大幅增長450%。
印尼的鎳礦為紅土鎳礦,資源集中在蘇拉威西島及附近島嶼,占印尼鎳礦總資源約80%。
相比來看,中國的硫化物型鎳礦資源相對豐富,但紅土鎳礦資源比較缺乏。2018年,中國全國紅土鎳礦保有量僅占全部鎳礦資源的9.6%,不僅儲量少,而且紅土鎳礦的品位較低,開采成本高,在這方面的競爭力不足。
但中國又是不銹鋼產品的主要生產國,紅土鎳礦是NPI的主要原料,而NPI又是不銹鋼的主要原料,因此中國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紅土鎳礦來發展不銹鋼工業。
有數據顯示,印尼在中國鎳礦進口中所占份額約為38%,僅次于菲律賓的58%。可以說,過去幾年鎳產業的繁榮主要是由不銹鋼產業對鎳需求的增長所帶動的。
此外,濕法項目市場是另一個備受關注的下游市場,其主要來自于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需求。
在電動汽車產業興起的刺激下,硫酸鎳成為原生鎳中備受關注的產品,因其是新能源汽車動力三元電池前驅體的必要原料。對硫酸鎳需求的增加或將抬高未來鎳價的運行區間,而印尼的紅土礦濕法煉鎳,將滿足這方面的需求。
國際鎳業研究組織(INSG)在今年10月份的會議指出,據國際不銹鋼論壇(ISSF)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數據,不銹鋼熔煉車間產量同比增長1.9%,達到26119萬噸,所有的增長都來自中國,而其它地區的產出都在下降。同時,預計2019年和2020年產量都將擴大。另外,汽車電氣化繼續發展,并將通過在電池中使用硫酸鎳對鎳的需求產生積極影響。
總體來看,下游行業的需求仍處于上升通道。
綜上,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基于儲量和產能的考慮,全球對鎳的長期供應量可謂是充足的。而需求端不斷增長也成為業內的共識。那么鎳價格為何仍會出現如此大的波動呢?在此就不得不提印尼礦業政策的變化。
印尼鎳礦進出口
印尼礦業政策主要針對的是鎳礦出口。而今年三季度鎳價的大幅上漲,也與印尼的礦業政策有關。
2011-2013年,由于中國鎳鐵產能快速擴張,全球鎳市場出現嚴重過剩的局面,導致國際鎳價持續大幅下跌。
2014年,全球最大的鎳礦出口國印尼宣布禁止鎳礦出口。當時印尼政府期望通過改變單純出口資源的方式,鼓勵企業在當地進行冶煉加工,一方面提高產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帶動就業和經濟增長。因此,印尼政府宣布從2014年1月起,全面禁止未經加工的原礦出口,原礦必須在本地進行冶煉或精煉后,方可出口。
政策實施后,市場產生了對鎳供應缺口的擔憂,國際鎳價一舉逆轉了此前的疲軟態勢。2014年年中,LME鎳價漲超20000美元/噸。
但事實上,當年的禁礦令并沒有使得鎳價持續上升。2014年初印尼禁止原礦出口后,菲律賓出口至中國的紅土鎳礦和前期囤積庫存彌補了缺口。而預期中的情況并沒有出現,鎳礦的進口卻源源不斷,隨后鎳價再次下跌。
2019年8月下旬,印尼宣布將提前實施鎳礦出口禁令。智通財經曾在《近期LME鎳庫存急劇下跌,誰在做“鎳”?》一文中提到,在此突發情況下,市場鎳庫存出現了急劇下滑,市場對供應緊張趨勢感到擔憂,導致鎳價被再次推高,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印尼出口禁令的影響。
盡管后續鎳價出現了回落,但不可否認,出口國的鎳礦政策對鎳價走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2020鎳價如何表現?
綜合來看,影響鎳價的框架可以簡單概括為:供求關系決定長期價格趨勢,成本決定價格上下限,不銹鋼傳統邏輯決定鎳價波動區間,新能源需求邏輯決定鎳價彈性高度,進出口政策影響短期波動幅度。
INSG在今年10月份會議上表示,從2020年1月起,印尼將宣布繼續實施未經加工鎳礦的出口禁令,因此,中國用于NPI行業的原料將減少,將導致NPI產量在2020年下降。而印尼本國的NPI項目在2019年和2020年將繼續增加。
產量上,由于印尼禁止開采鎳礦,INSG預計2020年鎳礦產量將會出現下滑。但印尼仍是全球最大的鎳礦生產國,隨著該國國內的鎳業發展,以及正在進行的HPAL項目,長期來看仍會對采礦量產生積極影響。
此外,INSG預計全球初級鎳產量將在2020年達到247.6萬噸,同比增長約4.5%,但這一預測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特別是會受到中國和印尼NPI生產的影響。此外,在使用量上,預計2020年原鎳使用量將增加至252.2萬噸,同比增長約3%。預計2020年隱含市場平衡赤字約為4.7萬噸。
目前來看,如果印尼確定從2020年初開始執行禁令,那么下半年市場將開始吃緊。短期內,市場需要應對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倉庫的低庫存,而去庫存也是鎳價上漲的必要條件。
此時,市場需要密切注意真實的供求動態情況。也就是說,如果低庫存依然存在,這將為價格提供支撐,并防止價格因市場擔心供應吃緊而進一步下跌。如果當前的低庫存持續到明年,再加上實際供應吃緊,明年的價格應該會有更堅實的基礎。
此外,不銹鋼的需求仍處于增長階段,但新能源電池的需求基礎在短期內還是難以實現質的飛躍,對鎳價的拉動有限。因此,在印尼禁令和庫存去化的影響下,預計2020年鎳價或將繼續面臨大幅波動,但整體的波動區間則有望進一步抬高。
來源:智通財經
上一篇:大尺寸電池擠壓失效機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