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11日
儲能材料丨石墨烯電池的研發現狀及動向
摘要:目前鋰電池常用的負極材料是石墨,鋰離子電池中的“鋰離子”指的是電池中的儲能物質,在充放電過程中發生電池反應(化學變化)。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并且是可以充電的。可充電電池的第五代鋰金屬電池在1996年誕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電率和性能價格比均優于鋰離子電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術要求限制,現在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公司在生產這種鋰金屬電池。
1.石墨烯特性
石墨烯是2004年由曼徹斯特大學科斯提亞•諾沃謝夫和安德烈•蓋姆發現的,他們使用的是一種被稱為機械微應力技術的簡單方法。正是這種簡單的方法制備出來的簡單物質石墨烯,推翻了科學界的一個錯誤認識:任何二維晶體不能在有限的溫度下穩定存在。石墨烯這種二維晶體不僅可以在室溫存在,而且十分穩定的存在于通常的環境下。
石墨烯與所有其他已知材料不同的是,石墨烯高度穩定,即使被切成1納米寬的元件,其導電性也很好。此外,石墨烯單電子晶體管可在室溫下工作。而作為熱導體,石墨烯比目前任何其他材料的導熱效果都好。更令人稱奇的是,石墨烯的柔韌性特別好,厚度只有一層碳原子的石墨烯被稱為“奇跡材料”。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硬度最高、最薄的材料,僅有一個碳原子厚。石墨烯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只有0.34納米厚,十萬層石墨烯疊加起來的厚度大概等于一根頭發絲的直徑,人們用肉眼是看不見的。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以sp2雜化軌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單層二維碳納米材料,這種穩定二維蜂巢狀晶格結構賦予了石墨烯力學、光學、電學和微觀量子性質等極為優異的性能,被稱為“材料之王”。
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石墨烯具有完美的二維晶體結構,它的晶格是由六個碳原子圍成的六邊形,碳原子之間由s鍵連接,結合方式為sp2雜化,這些s鍵賦予了石墨烯極其優異的力學性質和結構剛性。
石墨烯具有獨特的電子能帶結構,以獨立碳原子為基,將周圍碳原子產生的勢作為微擾,可以用矩陣的方法計算出石墨烯的能級分布,石墨烯中電子的有效質量為零,表現出了石墨烯獨特的電學性質。
石墨烯是人類已知強度最高的物質,它比鉆石還堅硬,強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鋼鐵還要高上100倍,在每100納米距離上可承受的最大壓力竟然達到了2.9微牛左右。
石墨烯是世上電阻率最小的材料,在石墨烯中,電子能夠極為高效地遷移,遷移速率僅為光速的三百分之一,遠遠高出其在硅、銅等傳統半導體和導體中的速率。石墨烯電阻率極低,電子能在其中極為高效地移動,這使得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導電性。
2.石墨烯分類
完美的石墨烯是二維的,它只包括六角元胞(等角六邊形),如果有五角元胞和七角元胞存在,那么他們構成石墨烯的缺陷。如果少量的五角元胞細胞會使石墨烯翹曲,12個五角元胞的會形成富勒烯。石墨烯是單層石墨烯、雙層石墨烯、少層石墨烯和多層石墨烯的統稱。
1)單層石墨烯(Graphene)是指由一層以苯環結構(即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的碳原子構成的一種二維碳材料。
2)雙層石墨烯(Bilayer or double-layer graphene)是指由兩層以苯環結構(即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的碳原子以不同堆垛方式(包括AB堆垛,AA堆垛,AA‘堆垛等)構成的一種二維碳材料。
3)少層石墨烯(Few-layer)是指由3~10層以苯環結構(即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的碳原子以不同堆垛方式(包括ABC堆垛,ABA堆垛等)構成的一種二維碳材料。
4)多層或厚層石墨烯(multi-layer graphene)是指厚度在10層以上10nm以下苯環結構(即六角形蜂巢結構)周期性緊密堆積的碳原子以不同堆垛方式(包括ABC堆垛,ABA堆垛等)構成的一種二維碳材料。
常見的天然石墨是由一層層蜂窩狀有序排列的平面碳原子堆疊形成的,石墨的層間作用力較弱,很容易互相剝離,形成較薄的石墨片。當把石墨片剝成單層之后,形成的一個碳原子厚度的單層就是石墨烯,是碳的二維結構。
石墨烯是碳的各種形態中的基本結構,可以從石墨烯成功制備出如富勒烯、碳納米管,彈道晶體管等其他碳素新材料,石墨烯也因此被稱為“碳材料之母”。只要添加一點石墨烯進入其它材料,就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作為材料界引起革命性改變的“超級材料”,石墨烯幾乎無所 不能。
3.石墨烯鋰電池
當前主流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已從原來的鉛酸電池升級為鋰電池技術,但是鋰電池依然存在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電池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慢、以及能量密度偏低,將石墨烯其運用到鋰電池中,使電池具有充電快、儲能密度大、續航長、壽命更長等特點。目前,行業內專家對石墨烯電池技術寄予很高的期望,成為了車企及研究機構研發的重點。
石墨烯鋰電池是利用鋰離子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的一種新型電池,世界上的首款石墨烯聚合材料電池由西班牙graphenano公司和科爾瓦多大學合作研發,其儲電量是市場最好產品的三倍,用此電池提供電力的電動汽車最多能行駛1000公里,而其充電時間不到8分鐘。
雖然此電池具有各種優良的性能,但其成本并不高。Graphenano公司相關負責人稱,此電池的成本將比鋰電池低77%,完全在消費者承受范圍之內。此后全世界的電池企業對于石墨烯都寄予了極高的期待值,此外,在汽車燃料電池等領域,石墨烯還有望帶來革命性進步。
基于石墨烯技術的電池被稱為“里程碑式的黑科技”,號稱能夠延長電動車續航里程、電池壽命,同時縮短充電時間。但石墨烯電池要想在短期內徹底取代鋰電池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將電極材料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就定義為石墨烯電池是存在誤導的,目前,石墨烯電池仍有多方面技術難以突破,因此還是一種處于實驗室的產物,距離其真正量產仍然遙遙無期。
基于石墨烯技術的電池實驗階段的成功,無疑將成為電池產業的一個新的發展點。電池技術是電動汽車大力推廣和發展的最大門檻,而電池產業正處于鉛酸電池和傳統鋰電池發展均遇瓶頸的階段,石墨烯儲能設備研制成功后,若能批量生產,則將為電池產業乃至電動汽車產業帶來新的變革。由于石墨烯擁有超乎想像的導電能力,石墨烯電池概念成為突破電池技術瓶頸的救命稻草,尤其國內電動汽車行業但凡有技術突破都與石墨烯電池掛鉤。
從微觀的角度看蓄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陽離子在電極中“鑲嵌”和“脫離”的過程。所以,如果電極材料中的孔洞越多,則這個過程進行的越迅速,在宏觀的角度看則表現為蓄電池充放電的速度越快。石墨烯的微觀構造是一個由碳原子所組成的網狀結構,因為具有極限的薄度(只有一層原子的厚度),所以陽離子的移動所受限制很小。同時正因為具有網狀結構,由石墨烯所制成的電極材料也擁有充分的孔洞。
從這個方面看,石墨烯無疑是一種非常理想的電極材料。使用石墨烯作為電池的陽極材料,其充放電速度將超過鋰離子電池的10倍。石墨烯電池價格昂貴,成本較高,所以在制造石墨烯電池時,以目前的工藝和技術暫時是無法降低石墨烯電池價格的。準確的來講,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石墨烯電池”,基本上都是在材料中加入一點石墨烯,以提高鋰電池的部分性能的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
4.石墨烯基鋰電池
目前鋰電池常用的負極材料是石墨,鋰離子電池中的“鋰離子”指的是電池中的儲能物質,在充放電過程中發生電池反應(化學變化)。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并且是可以充電的。可充電電池的第五代鋰金屬電池在1996年誕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電率和性能價格比均優于鋰離子電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術要求限制,現在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的公司在生產這種鋰金屬電池。
實際上,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速度是由鋰離子在電極中的傳輸和脫嵌速度來決定,石墨烯具有優異的電子和離子傳導性能及特殊的二維單原子層結構,可在電極材料顆粒間構成三維電子和離子傳輸網絡結構,石墨烯材料如果能成功的應用在鋰離子電池中,可大幅度提升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速度,實現電池技術的巨大突破,并將推動新能源產業實現躍進式發展。
石墨稀電池的表現是比鋰電池要好很多,特別是電池的動力特性、電容量、壽命等方面。但是目前石墨稀還沒達到實用化階段,離大批量生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石墨烯在鋰電池中的應用目前并不可觀,但今天的石墨烯并不等同于未來的石墨烯, 從結構上來看,石墨烯的片狀結構抑制鋰離子的擴散,容易造成電池極化嚴重,這也導致了石墨烯的振實和壓實密度都非常低,再加上石墨烯成本極其昂貴。
綜合來講,不存在取代傳統電極材料直接用作鋰電池的可能性,石墨烯的出現為鋰離子電池高性能的突破帶來了可能,從而為高容量、高倍率、長壽命的鋰離子電池材料的研究掀起新一輪的研究熱潮。
石墨烯是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石墨烯聚合材料電池的使用壽命較長,是傳統氫化電池的四倍,鋰電池的兩倍。且因石墨烯的特性,此電池的重量僅為傳統電池的一半,使得裝載該電池的汽車更加輕量化,進而提高電動汽車的效率。
基于石墨烯包覆改性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技術獲得重大突破,經測試,該技術能將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比容量提升15%~25%,將循環10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提升30%~40%;把負極材料的容量提升40%~45%,將循環10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提升35%~50%。
目前,石墨烯在電池上的應用,主要是與硅結合在電池負極里面代替原來的石墨,這樣可以提升電池的整體容量和充電速度,但性能提升效果有限。此外,也有業內人士提及,石墨烯表面特性受化學狀態影響巨大,批次穩定性、循環壽命等問題也比較難以滿足鋰電池生產的細致要求。
2016年7月8日,世界首款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產品在京發布,該產品的研發成功,徹底打開了石墨烯在消費電子鋰電池、動力鋰電池以及儲能領域鋰電池的應用空間。首款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性能優良,可在-30~80環境下工作,電池循環壽命高達3500次左右,充電效率是普通充電產品的24倍。
在2018年12月1日,華為中央研究院瓦特實驗室在第57屆日本電池大會上,宣布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實現重大研究突破,推出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華為推出的是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不是石墨烯電池。具體說來就是將石墨烯作為一種介質加入到鋰離子電池之中,起到的作用也是散熱和提高壽命等。要是說真正的全石墨烯電池,現在有些過于科幻了,不過這也不代表不可能。
目前是華為利用了石墨烯的優秀特性改造了鋰離子電池,華為研發的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主要在三個方面取得突破:
1)在電解液中加入特殊添加劑,除去痕量水,避免電解液的高溫分解。
2)電池正極選用改性的大單晶三元材料,提高材料的熱穩定性。
3)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可實現鋰離子電池與環境間的高效散熱。
華為推出的業界首個高溫長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是采用了以石墨烯為基礎的新型耐高溫技術,可以將鋰離子電池上限使用溫度提高10℃,使用壽命是普通鋰離子電池的2倍。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主要適用于高溫極端環境,其原理是通過在電解液中加入高溫抗分解添加劑,配合高溫穩定的大單晶正極,大幅提升電池熱穩定性,同時采用石墨烯進行高效散熱。
在高溫環境下的充放電測試表明,同等工作參數下,該石墨烯基高溫鋰離子電池的溫升比普通鋰離子電池降低5℃;60℃高溫循環2000次,容量保持率仍超過70%;60℃高溫存儲200天,容量損失小于13%。這一研究成果將給通信基站的儲能業務帶來革新。在炎熱地區使用該高溫鋰離子電池的外掛基站工作壽命可達4年以上。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也將助力電動汽車在高溫環境下持久續航,以及無人機高溫發熱下的安全飛行。
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商用了,不過這并不影響對這種電池技術有所期待。這一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大幅提高電池的熱穩定性和使用壽命,要知道之前的鋰離子電池在高溫下工作不僅效率低,而且會極大地降低壽命。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只是人們對于這種材料的一次嘗試,或許現在石墨烯對于電池性能的提升并不是革命性的。
5.石墨烯鋰電池的研發動向
鋰烯電池是以石墨烯復合納米材料制成正極,以涂層金屬鋰為負極,再使用陶瓷纖維隔膜,滴防燃爆電解液組成,涂層的鋰片抑制了鋰枝晶的生長,陶瓷纖維隔膜可防止意外的枝晶穿透、防燃爆電解液抑制了起火,爆炸的意外發生。
將石墨烯包覆鋰離子正、負極材料技術應用到動力電池上,有望提升目前三元鋰離子電池單體能量密度(約200瓦時/千克),達到《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產業化實施方案》提出的2020年車用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指標300瓦時/千克的目標。
以機械石墨烯為主要新材料制成正極,以涂層金屬鋰為負極,組成鋰烯電池,經過一千多次循環,結果證明,比容量初始最高可達1800mAh/g,100次時穩定在1200mAh/g以上,約等于一般鋰電池的4~5倍。200次時穩定在1100mAh/g,400~00次也一直穩定在1000mAh/g以上,至700~800次,都是在900mAh/g以上,至1100次時,也還有700mAh/g以上的比容量,比一般的鋰電池高出兩三倍。
2019年又有了顯著進展,在比容量提升至2700mAh/g以上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鋰烯電池的能量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目前,三星下一代旗艦機型GalaxyS9將使用石墨烯材質電池來取代現有的鋰電池,這類電池可以在12分鐘內完成充滿電,而且可以在高達60攝氏度的環境中保持高度穩定性。這也就使得這一材料電池不僅十分適用于智能手機,還非常適用于電動汽車。
三星研究所已經找到了將石墨烯與二氧化硅大規模結合起來的方法,完成融合的材料被稱為“石墨烯球”,有著類似爆米花的結構。這種技術既提高了電池的穩定性,又提高了電導率,大大提高了陰極的可循環性和快速充電能力。更重要的是,其能量密度接近800Wh/L,大約與特斯拉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等一樣。
美國俄亥俄州的Nanotek儀器公司利用鋰離子電池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池。這種新的電池可把數小時的充電時間壓縮至短短不到一分鐘,容量大,充電速度快,是石墨烯電池最大的優勢,未來一分鐘快充的石墨烯電池實現產業化后,將帶來電池產業的變革,從而也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革新。
以動力電池領域為例,石墨烯是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鋰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同時,石墨烯聚合材料動力電池的重量僅為傳統動力電池50%,成本將比鋰動力電池低77%。從性能來看,石墨烯鋰動力電池充電一次,耗時也不超過10分鐘。
對于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討論,最靠譜、討論最多的要屬石墨烯動力電池,將一些專業角度的解讀“翻譯”一下就是:用這種材料結合鋰動力電池有兩種使用方法,一是用石墨烯的復合材料作為鋰動力電池的導電劑,二是直接用作負極,效果都是增加鋰動力電池的活性,從而提升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充電速度。
目前常見的三元材料鋰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在180~200mAh/g,而石墨烯聚合材料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則可以超過600mAh/g。也就是說,如果將特斯拉P85上的動力電池替換為同等重量的石墨烯動力電池,其續航里程將達到約1500km,是原來的3倍。
除了能量密度高,石墨烯動力電池的充電速度也要比鋰動力電池快很多,可以有效解決充電時間長的問題。石墨烯動力電池的壽命可以達到鋰動力電池的2倍,采用石墨烯動力電池將能夠有效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進而提升市場競爭力。
原標題:石墨烯電池的研發現狀及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