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07日
儲能電池與動力電池有哪些區別?
近兩年來我國儲能市場的快速升溫,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搭上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大發展的順風車,但是這也導致發展初期儲能電池的標準體系建設沒有跟上市場的發展步伐,很多標準和評價體系仍然是照搬動力電池產業的,沒有建立起自己獨立的系統。
儲能電池標準面臨諸多考驗
儲能電池與動力電池雖然目前仍沒有嚴格區分,但是隨著儲能電池標準的日漸健全,兩者終究有分別的一天。事實上,關于儲能電池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標準和體系的認識,已成為業界的共識。兩者應用場景的不同,決定了各自對電池性能需求的相異。動力電池更關注的是高能量密度、高倍率,而儲能電池則更關注長壽命、低成本、高安全。
完全用動力電池做儲能電池,不僅性能難以達標,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儲能與電工新技術研究所儲能電池檢測評價技術研究室主任官亦標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我國儲能產業的蓬勃發展,儲能電池專用的性能評價標準和體系急需逐步完善。
去年,我國已相繼發布了十幾項儲能產業的國家標準,涵蓋儲能電池、儲能變流器、儲能系統并網等儲能設備方面。設備層面的國家標準目前已基本完善,欠缺的主要是系統安全防護、消防、調度與運行控制、全壽命周期管理評價等方面的標準,有些問題是世界性的技術難題,還需要數年的技術積累才能完善。
官亦標坦言,從中國電科院已大量開展的儲能電池性能檢測評價實踐來看,如果按照動力電池應用標準來標注儲能電池的性能參數,那可能連最基礎的儲能電池國家標準都夠不上。所以現在儲能項目存在一個很矛盾的點,如果嚴格按照儲能電池國家標準來評價,動力電池標注的性能參數在儲能應用中將大幅下降,這也就意味著動力電池的運行工作參數應該下調才能符合要求,而這將導致儲能電池的成本增加,增加的成本應該由誰買單,還存在一定爭議。
規范和標準將成為底線
1月30日,南方電網公司率先發布《電網公司關于促進電化學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征求意見稿,這是電網企業首次從總部層面對外發布關于促進電化學儲能產業發展的文件。僅僅相隔半月余,2月18日,國家電網公司也對外發布了《關于促進電化學儲能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
時針撥回兩年前,2017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政府對推動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已形成一定共識,對促進我國儲能產業發展起到重要定心丸和助推劑作用。當年,我國新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規模累計達121兆瓦,同比2016年增長16%,主要以用戶側儲能項目為主。
進入2018年,我國電網側儲能開始發力,全年新投運電網側儲能裝機規模超過350兆瓦,全年電化學儲能新投運裝機規模超過600兆瓦。在此背景下,今年初,兩大電網公司相繼發布關于促進儲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顯得正合時宜。
上一篇:新買的電池能閑置多久?
下一篇:手機電池如何進行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