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03日
上海濟平:發力燃料電池催化劑和氣體擴散層
作為燃料電池核心材料,目前國內所需催化劑和氣體擴散層主要依賴進口,導致成本高居不下。未來燃料電池大規模發展,首要前提是必須實現核心材料的國產化,其次要解決進口產品交貨周期長這一痛點。為此,國內很多企業正瞄準這一發展機遇,努力進行技術攻關當中。
近日,高工氫電巡回調研團隊到訪上海濟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濟平”),與上海濟平執行總裁鄒裕民等高層圍繞產品技術、行業發展趨勢展開深度交流。上海濟平主要研發生產燃料電池催化劑、氣體擴散層,2018年公司與同濟大學共建燃料電池聯合實驗室,并于2019年初被上海市嘉定區政府列為重點產業項目。
鄒裕民介紹,濟平催化劑技術是基于具特點的納米粒子和貴金屬化學。技術團隊擁有多年豐富的貴金屬化學及膠體化學知識與經驗。采用獨特鉑化學與前驅物處理技術、特殊碳粒處理法,讓催化劑粒子附著、分散,同時研發了獨特合成催化劑及熱處理鉑及鉑合金技術,以達成最佳性能及耐久性。第二代催化劑主要在研制三元鉑合金催化劑,以增進耐久性。
“公司第二代催化劑研發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在保持性能基礎上,降低鉑的用量,主要策略是核殼結構合金,鉑粒子只分布于表面,減少浪費;二是增進耐久性,主要策略是三原合金,加入抗腐蝕的貴金屬。”鄒裕民說,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催化劑都可隨客戶需要而供應。
上海濟平生產基地位于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國際汽車城零配件園區園大路268號,計劃6月生產線初試運行投產。2019年計劃催化劑量產1公斤/天,工廠一期產能規劃根據市場需求可擴大為3-5公斤/天。10公斤內訂單周內可實現產品交付。
氣體擴散層方面,上海濟平氣體擴散層技術是基于具特點的漿液配制法及形成均勻微孔層的步驟。性能優異的GDL除能讓氣體均勻擴散進催化劑層進行3相反應外,還須構造有利于排水;漿液中粒子分散良好,且在GDL形成時不會團聚;漿液流動性質佳且穩定,適合涂抹;孔隙分布控制良好,使MEA能在很廣的濕度范圍能保持好的性能。
上海濟平GDL團隊擁有多年豐富的配方及材料學知識與經驗。團隊采用了表面性質適當之碳粒,及優化之化學劑與操作機器,使漿液穩定且流動性質適于涂抹于多孔碳載體上。
GDL19年計劃量產100平方米/天,根據市場需求可調整為300平方米/天,工廠一期規劃產能為10萬平方米/年。
本次巡回調研活動得到贊助商山東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團隊的大力支持。目前魔方新能源主要研發設計燃料電池發動機、電堆、石墨雙極板、MEA等核心產線。作為設備供應商,團隊憑借十多年的燃料電池研發設計經驗,可深度參與客戶的技術工藝路線選型;可充分滿足客戶需求,開發出領先的整套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