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1月24日
電池企業入局正極當升科技如何應對
“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景好,競爭在所難免。未來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有國際和國內大客戶資源的,并且具備現代化高端產能的正極材料企業才能成為這一行業的領導者?!?/p>
關于電池企業紛紛布局正極材料領域這一現象,11月7日,當升科技(300073)在投資者關系調研記錄中回答到。
同時,針對外國電池生產商進入中國市場對公司的影響,當升科技表示,按照國家既定政策,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將于2020年底結束,屆時,在政策層面,國外電池企業和國內電池企業會處于同一起跑線。
國外對于鋰電池的研發和應用起步早,具備技術優勢,因此國外電池企業進入中國后,電池行業的競爭格局將會發生較大變化,能否進入國外電池企業供應鏈將成為國內正極材料生產商競爭成敗的關鍵因素。
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格局,當升科技在調研中表示,公司目前已將全球前十大鋰電池企業客戶掌握在手,并在產能規劃、產品研發、資金儲備、上游原料供應、海外布局等方面做好準備。具體如下:
01問:公司新建產能何時可以投產?
答:公司江蘇當升三期工程新產線目前正在進行帶料調試,并同步推進國內、國際客戶認證工作,預計年內可以投產。公司常州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遠期規劃產能10萬噸,首期規劃建成5萬噸,第一階段2萬噸產能將于2020年建成。
02問:公司新建產能中,高鎳正極材料產能占比是多少?
答:公司江蘇當升三期工程和常州新材料產業基地新建產線全部按照NCM811/NCA進行設計,可以生產NCM811/NCA、NCM622、NCM523等全型號動力多元材料。
03問:公司前驅體的供應情況如何?
答:高端正極材料對于前驅體的品質要求較高,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已掌握濕法液相合成前驅體的核心技術,目前部分高端動力多元材料的前驅體由公司自主自產,同時公司通過和供應商加強戰略合作,保障了其他所需前驅體材料的穩定供應。
04問:公司資金儲備能否保障公司將來新建產能的需要?
答:公司于2018年上半年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15億元人民幣。同時,作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憑借多年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銀行信用,獲得了多家銀行累計超20億元的授信額度,加上公司自有資金,新建生產基地的資金是有保障的
05問:公司如何保障上游原料的穩定供應?
答:一方面,公司與現有的國內外戰略供應商保持更加緊密的合作來保障原料的供應,通過有效方式來獲取長期穩定且具有相對競爭優勢的鋰、鈷、鎳資源供應。
另一方面,公司將積極加強與國內外礦產資源企業的合作力度,力爭突破資源瓶頸。
06問:請介紹一下公司的研發戰略?
答:當前正極材料行業處于高速增長的發展期,作為正極材料行業的技術引領者,公司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優化研發體系,提升研發實力。公司的產品開發戰略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集中力量重點開發當前市場急需的產品和技術,快速反應,精準營銷;二是提前研發2-3年后市場需要的產品和技術,突破共性關鍵技術;三是專人負責跟蹤研究如固態鋰電、富鋰錳基等未來戰略性的新材料、新技術,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
07問:公司當前是否研發固態電解質材料?
答:公司高度關注固態鋰電正極材料等下一代正極材料的研發工作,組織專門團隊加大固態鋰電材料的開發力度。固態電解質和正極材料是固態鋰電的核心關鍵材料,兩者是互相關聯、密切聯系的。同步研發,有助于突破關鍵技術問題,加快推進固態鋰電的研發進度。
08問:公司未來有無建立海外生產基地的規劃?
答:目前,鋰電池和鋰電正極材料的行業的主要參與者和銷售市場集中在亞洲地區。但隨著大眾、寶馬、奔馳、通用等歐美主流傳統車企向新能源電動汽車領域轉型,相關的資本和技術投入將大幅增加,歐美將來會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夠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戰略合作,降低運營成本,相信對鋰電材料企業也是機遇。
上一篇:從研究到產品攻關電動汽車起火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