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1月24日
*ST尤夫第三季度虧損預達6000萬
*ST尤夫延續虧損,命運難料。
10月15日,*ST尤夫(002427)發布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稱,前三季度預計虧損3000-4500萬,其中第三季度虧損4000-6000萬。
*ST尤夫表示,業績變動是鋰電池產業政策調整,加之補貼力度快速下降,新能源汽車客戶驟減,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航新能源”)銷售訂單同比去年大幅下降,因訂單減少,開功率不足,產品單位成本大幅提高。
同時智航新能源鋰電池產品正在轉型升級,生產線技術改造尚未完成,產能利用率不足,因此造成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下滑。
針對現狀,*ST尤夫措施是調整市場戰略布局,積極從動力電池向非動力電池市場轉型。
在原動力市場的基礎上,拓展電動工具、電動兩輪車、三輪車、低速四輪車等市場。
在產品技術、生產工藝、客戶結構等方面做出相應調整,以對應行業市場情況,并積極籌措資金加大營銷收入,技術改造力度。
*ST尤夫聲稱:目前已開發的部分客戶已簽訂合同并在逐步供貨中,預計2019年第四季度智航新能源的生產經營情況將較2019年第三季度改善。
2019年5月15日,*ST尤夫子公司智航新能源與鹽城國投中科新能源簽訂框架性供貨合同。鹽城國投保證在2019年12月31日前,至少向智航新能源采購2000萬支三元鋰離子18650-2.6Ah電芯,合同總金額約1.6億元。
2019年1月17日,*ST尤夫子公司智航新能源與河南鋰想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及產品銷售框架合同》。合同約定鋰想動力在2019年12月31日前至少向智航新能源采購1億支三元鋰離子ISR18650電芯,合同價值預計將超過8億元。
這些訂單的獲取,有可能會對*ST尤夫第四季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一定積極影響。
然而動力電池市場盡管總體保持增長態勢,但集中度持續提升,其中前十企業的占比高達90%以上。行業趨勢表明,最終能獲得市場份額的估計只有少數幾家電池企業。
智航新能源前三季度的較大虧損,主要是市場競爭慘烈,行業洗牌嚴重。
再加上*ST尤夫深陷債務危機,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涉及訴訟、仲裁案件共49起,涉及金額合29.87億元。同時,公司還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正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面臨著摘牌退市風險。
因此上述巨額訂單能否成功落地并產生積極影響,有待觀察。不過*ST尤夫全年動力電池業務,可以預見發展并不理想。
上一篇:特斯拉動力電池管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