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1月22日
動力電池的發展現狀如何?主流技術趨勢是什么?
動力電池產業化發展現狀
2.1國際方面
2.1.1市場分析
從全球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格局來看,目前的動力電池材料研發與科技創新、生產制造與產業化形成3個主要集聚區域,分別是美國、日本在研發上領先,中、韓、日產業化規模最大。從市場份額來看,中、韓、日三國企業生產電池配套了全球近95%的汽車,其中中國品牌電池配套占比超過60%。綜合技術與產業發展角度來看,美國、日本在技術研發領先,韓國在工程化應用方面領先,中國在產業規模方面領先。
2.1.2主流技術路線應用分析
根據國際、國內市場應用需求不同,不同技術路線類型的鋰電池在國際、國內市場均有廣泛應用。
從全球整車企業的電池匹配來看,日系和韓系電池主要配套全球知名車企集團,應用車型包含混合動力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型。在技術路線方面,國際車用動力電池單體以錳酸鋰、三元材料體系為主(高鎳體系的鎳鈷錳和鎳鈷鋁)。我國動力電池除寧德時代廣泛配套國際品牌車型電池之外,缺乏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從國內車用動力電池供應來看,商用車(客車、專用車)市場在政策多年培育之下已經趨于穩步發展,各家動力電池應用技術路線差異很小,主要發展趨向是提升能量密度,主要技術路線仍以磷酸鐵鋰為主。國內乘用車企業主要使用國內品牌動力電池,產品應用以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為主。
綜上所述在技術路線的先進性和多元化、匹配車型多樣化以及產品國際化發展程度方面,我國動力電池企業的綜合實力,相比日、韓系的企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2.1.3全球主要區域發展策略
美國、歐洲、日本在動力電池方面發展路線有所差異。歐盟逐漸意識到動力電池在產業化發展方面落后,為避免產品供應依賴性,開始推進實施電池同盟的計劃,倡導歐盟各成員國加大投入,促進動力電池生產和回收在歐洲產業化發展。美國動力電池產業具備下一代電池研發優勢。一是材料原始創新、工程技術創新方面的優勢。美國的電池基礎材料研發技術和產品集成應用技術全球領先。二是在動力電池關鍵主材方面,美國在固態電池、正極鋰電池材料、硅基負極、隔膜等方面領先,其中陶氏化學在正極材料、Celgard公司在隔膜技術世界領先。
日本電池產業規模小于中國,但是在布局下一代電池方面領先。日本電池企業主要包括兩類,一是與日系整車企業合資開展動力電池研發生產,二是獨立面向全球車企供應電池,以松下為代表企業,為大眾、特斯拉、福特等多家知名企業配套。在下一代電池研發領域,日本經濟省與豐田、日產、本田、松下等23家汽車、動力電池及其材料類企業聯合研發固態電池,計劃于2022年全面掌握固態電池的相關技術。
2.1國際方面
2.1.1市場分析
從全球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格局來看,目前的動力電池材料研發與科技創新、生產制造與產業化形成3個主要集聚區域,分別是美國、日本在研發上領先,中、韓、日產業化規模最大。從市場份額來看,中、韓、日三國企業生產電池配套了全球近95%的汽車,其中中國品牌電池配套占比超過60%。綜合技術與產業發展角度來看,美國、日本在技術研發領先,韓國在工程化應用方面領先,中國在產業規模方面領先。
2.1.2主流技術路線應用分析
根據國際、國內市場應用需求不同,不同技術路線類型的鋰電池在國際、國內市場均有廣泛應用。
從全球整車企業的電池匹配來看,日系和韓系電池主要配套全球知名車企集團,應用車型包含混合動力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純電動車型。在技術路線方面,國際車用動力電池單體以錳酸鋰、三元材料體系為主(高鎳體系的鎳鈷錳和鎳鈷鋁)。我國動力電池除寧德時代廣泛配套國際品牌車型電池之外,缺乏實力較強的龍頭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從國內車用動力電池供應來看,商用車(客車、專用車)市場在政策多年培育之下已經趨于穩步發展,各家動力電池應用技術路線差異很小,主要發展趨向是提升能量密度,主要技術路線仍以磷酸鐵鋰為主。國內乘用車企業主要使用國內品牌動力電池,產品應用以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電池為主。
綜上所述在技術路線的先進性和多元化、匹配車型多樣化以及產品國際化發展程度方面,我國動力電池企業的綜合實力,相比日、韓系的企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2.1.3全球主要區域發展策略
美國、歐洲、日本在動力電池方面發展路線有所差異。歐盟逐漸意識到動力電池在產業化發展方面落后,為避免產品供應依賴性,開始推進實施電池同盟的計劃,倡導歐盟各成員國加大投入,促進動力電池生產和回收在歐洲產業化發展。美國動力電池產業具備下一代電池研發優勢。一是材料原始創新、工程技術創新方面的優勢。美國的電池基礎材料研發技術和產品集成應用技術全球領先。二是在動力電池關鍵主材方面,美國在固態電池、正極鋰電池材料、硅基負極、隔膜等方面領先,其中陶氏化學在正極材料、Celgard公司在隔膜技術世界領先。
日本電池產業規模小于中國,但是在布局下一代電池方面領先。日本電池企業主要包括兩類,一是與日系整車企業合資開展動力電池研發生產,二是獨立面向全球車企供應電池,以松下為代表企業,為大眾、特斯拉、福特等多家知名企業配套。在下一代電池研發領域,日本經濟省與豐田、日產、本田、松下等23家汽車、動力電池及其材料類企業聯合研發固態電池,計劃于2022年全面掌握固態電池的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