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0月21日
尤尼瑞克與美國WHI公司合作建立鋰電池回收利用系統
當我們的手機或電動汽車鋰電池無法再充電,意味著電池壽命殆盡。但這是否也意味著其中昂貴的核心材料鋰、錳、鈷、鎳被“消耗”了?答案是否定的。一直以來,科技界都在探索將這些能源金屬重新回收并利用的方法,尤其隨著電動汽車變革帶來鋰電池需求劇增之后…..
日前,位于中國成都的尤尼瑞克科技有限公司與美國白馬國際公司(WHI)合作簽約儀式在成都凱賓斯基酒店舉行。雙方就共同建立退役鋰電池材料綠色循環利用領域的國際化管理標準和團隊、運用WHI先進平臺系統構建鋰電池全回收完整產業鏈達成合作意向,這標志著退役鋰電池實現真正全循環技術正式邁向產業化,也標志著中國企業再一次走在了世界最前端!
近年來采用鋰電池的電動汽車在全球范圍快速發展,因此退役鋰電池的回收處理開始引起政府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據瑞銀(UBS)的預計,至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產銷量將高達1500萬輛,超過700萬噸退役鋰電池需要回收處理。
退役鋰電池既是固體廢物也是城市礦產資源,是因為拋棄和填埋處理會對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嚴重污染;而其含有的鋰、鈷、鎳、錳等能源金屬,具有較高的回收價值。
退役鋰電池回收處理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對其正極材料中鋰錳鈷鎳等價值能源金屬的回收利用,這個過程主要包括放電、拆解、破碎、分選、提取、除雜、元素合成等幾十個復雜步驟,涉及物理、化學、材料、工程等多個交叉學科。目前的回收處理工藝以高耗能的“火法”和消耗大量化學藥劑的“長流程濕法”為主,存在著技術流程復雜冗長、能源金屬綜合回收率較低、容易產生廢氣廢水廢渣等二次污染、處理成本較高、終端產品難以直接利用等弊端。因此,實現鋰電池正極材料全回收被視為“新能源領域的哥迪安魔結”,誰率先擁有便意味著在新能源時代掌握了話語權。
成都尤尼瑞克科技有限公司瞄準這一國際前沿領域,憑借其技術團隊在礦石提取鋰錳鈷鎳領域的30余年的全球領先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成果,成功開發出了世界領先的退役鋰電池材料綠色循環利用的UniRec技術,可以在不進行分類篩選和預處理的情況下,采用專用綠色提取劑和專用設備,在常溫環境中實現對任何一種廢舊正極材料的全回收,并產出全新的正極材料前驅體和電池級鋰鹽,可直接可用于鋰電池循環再造。據尤尼瑞克CTO介紹,這項前沿技術由UniLeach一步直接浸出技術、UniPurify原位凈化除雜技術、Uniresyn原位定向再合成技術等三大核心技術串聯組成,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能源金屬綜合回收率高、流程短、環境友好、節能降耗、產品品質優等顯著的差異化優勢。
目前,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一些知名研發機構和德國大眾等大型車企也在積極布局退役鋰電池回收處理的新一代技術研究,但都處于實驗室研發階段,而尤尼瑞克已率先完成了實驗室研究、中試研究;并將率先實現1000噸/年的產業化量產。
尤尼瑞克與美國白馬國際的這次合作,將極大地促進尤尼瑞克系列項目的商業化和國際化。未來,尤尼瑞克的目標是在1000噸/年示范生產線基礎上,與國內外知名電動汽車廠商合作,建立多個萬噸級超級工廠,為實現電動汽車向新能源電動汽車轉型跨越發展提供退役鋰電池綠色循環利用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