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0月13日
日本三洋化成出資APB研發全樹脂電池
近日,日本三洋化成向電池初創企業APB出資,共同開發出利用樹脂代替金屬作為電池構件的“全樹脂電池”,最早有望在2021年秋季啟動量產。
據悉,APB由日本慶應大學研究生院特任教授堀江英明創立。堀江教授曾在日產汽車主持研發純電動汽車(EV)“聆風”的鋰離子電池,他還提出利用樹脂代替金屬作為電池構件來從根本上預防起火事故的“全樹脂電池”的研發方案。
利用新材料制成的“全樹脂電池”,大大提高了傳統電池的蓄電能力,今后極有可能應用于汽車等多個領域。預計10年后,“全樹脂電池”的銷售規模將擴大到1千億日元左右。
此外,“全樹脂電池”的出現大幅提高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和生產性能,利用樹脂代替金屬作為電池構件還可以保障電池的安全性。據說,即使在完全充滿電的狀態下,無論是鉆孔還是切割,都不會起火。生產成本預計在每瓦時12日元以下,與傳統鋰離子電池制作費相比,削減了15-20日元。
全樹脂電池由含有電解液的凝膠狀樹脂構成,由于樹脂是主要原材料,因此可以大幅簡化制造工序,削減設備投資。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時,還能夠大幅提高電池容量,憑借低廉的價格生產出高容量的大型蓄電池,未來可以應用于發電站的短時供電,進而從根本上改革當前的電力供應局面。例如,在太陽能發電站、風力發電站等利用自然能源發電的過程中,受天氣影響容易導致電力供應不穩定。而通過配置“全樹脂電池”等大型蓄電設備,可以保障電力資源的穩定供給。
此外,樹脂可以直接通過3D打印機進行生產,也可以進行精密的加工,從而應用于家電產品等各個領域。
與以往液體材料的鋰離子電池相比,在單位重量下,“全樹脂電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因此,在應用于純電動汽車時,“全樹脂電池”的續航能力更強。
另外,目前最受關注的新一代電池是“全固體電池”,而“充電時間”和“電池壽命”的長短又是電池能否應用于EV(純電動)汽車的關鍵。如果在這兩項上“全樹脂電池”能與“全固體電池”持平的話,今后伴隨EV汽車的普及,具備高容量的“全樹脂電池”將更具市場競爭優勢。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三洋化成已經與化學廠商和生產設備廠商展開合作,確定“全樹脂電池”的生產方法,并開始朝著量產的方向啟動了試制品的供貨。
繼鋰離子電池之后,下一代電池正在成為各國競逐的熱點。因此,希望日本企業能夠抓住機遇,盡快在新一代電池的研發方面領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