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0月12日
吉利將選定日韓企業作為其第二家電池供應商
日韓電池企業入華步伐越來越快。3月2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下稱:吉利汽車)總裁、首席執行官安聰慧向記者透露,吉利將選定第二家電池供應商,用作備貨供應商。該供應商是日韓企業,雙方將會采取合資方式。
就在3個月前,吉利汽車旗下浙江吉潤汽車有限公司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寧德時代)宣布,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從事電芯、電池模組及電池包研發、制造及銷售,提升雙方在各自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上述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寧德時代持股比例為51%,浙江吉潤持股比例為49%。
一家大型鋰電廠的中層告訴記者,吉利汽車的電芯供應現在基本上來自寧德時代。
今年年初,吉利新能源從吉利汽車品牌中獨立成為全新品牌。不久,就發布了首款車型幾何A。自此,吉利汽車新能源化的大幕正式拉開。
據悉,2019年,吉利擬引入更多的新能源車型,并大幅提升相應車型的銷量占比,并設立吉利新能源銷售公司,計劃在未來2年內,推出30多款純電動及新能源車型。
從更遠的維度來看,吉利一直在為新能源布局做準備。自2015年提出“藍色吉利行動”后,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就逐年增加。2018年,吉利新能源汽車銷量逾5.4萬輛,同比增長幾近120%。
根據此前吉利發布的2020200計劃,吉利汽車到2020年要實現年產銷200萬輛目標。同時,根據公司發布的‘藍色吉利行動’,到2020年吉利汽車90%以上都是新能源汽車。
縱然有上述布局,在電池方面只有一家頂級供應商顯然會為供應鏈埋下隱患。為此,李書福早有布局。《汽車商業評論》此前報道稱,2017年4月,LG化學與吉利集團達成協議,吉利集團全資收購了LG南京工廠所有生產設備和制造技術知識產權的使用權。
此舉在外界看來是韓國企業的暗度陳倉之策。此前,吉利汽車曾選擇韓國企業作為電池供應商。
除了LG化學,松下(NYSE:PC/TYO:6752)、三星SDI、SkInnovation等為代表的電池巨頭也重新開始積極布局中國業務。
2018年3月,松下在大連的“新能源專用方形鋰電池工廠”正式投產。松下汽車相關業務副社長伊藤好生還對外宣稱,松下正在研究與中國江蘇省兩家工廠合作,進行新能源汽車電池的生產。
松下對自己的動力電池充滿信心。松下方面對記者表示,對于動力電池來說安全性尤為重要。車企看重日本產的高質量電池。
SKInnovation準備投入864億韓元投資其在中國的電池公司。同時,SKInnovation將中國電池公司名更改為“SK藍龍能源”。
2018年5月2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聯合公示汽車動力蓄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行業白名單(第一批),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南京樂金化學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入選。上述三家公司分別為三星SDI、LG化學、SKinnovation在華的合資動力電池企業。
吉利汽車與日韓電池企業的合資無疑拉開了新一輪中日韓電池企業搏殺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