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0月09日
海得控制遭遇上市以來最大半年度虧損 新能源業務拖后腿
曾在今年3月走出逆勢上漲行情的海得控制,卻交出了上市以來虧損金額最大的半年度業績。
曾在今年3月份走出逆勢上漲行情的上海海得控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得控制,002184.SZ),卻交出了上市以來虧損金額最大的半年度業績。
5個月前,自3月1日起的十個交易日里,該公司股價收獲約104%的漲幅,成為A股市場的一只“妖股”。但受制于一季度凈利潤虧損等基本面因素的影響,海得控制股價回調。而如今這份虧損同比擴大的半年報,又或將對該公司當前的股價繼續施壓。
海得控制2018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7.59億元、-0.4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45%、17.39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海得控制凈利潤虧損金額擴大至0.48億元。
海得控制目前形成了三大主營業務——工業電氣產品分銷業務、智能制造業務、新能源業務,具體觸及五大類產品。該公司半年報數據顯示,其工業電氣產品分銷業務、智能制造業務報告期內保持良性增長。
根據數據,上述兩項業務今年上半年分別實現收入5.47億元、1.81億元,較2017年同期分別增長15.09%、0.79%。在毛利率方面,這兩項主營業務也分別有所提升。報告期內,海得控制工業電氣產品分銷業務、智能制造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11.55%、40.59%,同比分別增長0.19個百分點、10.68個百分點。
工業電氣產品分銷業務和智能制造業務的營收占比居海得控制各項業務的前兩位。報告期內這兩項業務產生的營收穩步提升,理應帶動該公司整體業務的全面增長,但新能源業務的大步滑坡,對沖了上述兩項業務所產生的業績層面的積極作用。
根據財務數據,今年上半年,海得控制新能源業務實現營業收入僅0.32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1.76%。該業務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僅為19.35%,較去年同期減少近12個百分點。
海得控制的新能源業務具體分為兩類:新能源發電EPC業務、大功率電力電子產品業務。其中,新能源發電EPC業務主要面向光伏EPC項目、風電場項目的建設,而大功率電力電子產品則包括風機變流器、光伏逆變器、風電機組變槳系統等。
報告期內,“531光伏新政”的出現,給國內光伏行業“潑了冷水”,直接影響了國內光伏市場的需求。因此,海得控制的新能源業務受到沖擊。上半年,海得控制不得不調整在光伏EPC項目的經營策略,轉而加大對風電場項目的建設。
財報的一個細節顯示,海得控制原本有意報告期內在新能源領域大干一番,報告期內其共設立了8家新能源企業,覆蓋風電、光伏領域業務。但光伏新政的出現,或將給涉足光伏領域的新設企業后期業務開展帶來挑戰。且值得一提的是,海得控制報告期內還注銷了注冊資金為1億元的上海融和海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這從側面反映出其光伏業務調整的跡象。
然而,盡管該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其及時調整了新能源EPC業務的經營策略。但由于風電場項目的建設周期較長,仍舊會給該公司新能源EPC業務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事實上,光伏新政對海得控制新能源業務的不利影響可能會持續到第三季度。根據預告,該公司今年1至9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范圍為虧損0.40億元至0.50億元。這意味著第三季度,該公司有可能繼續虧損。
而究其原因,海得控制表示,“新能源業務受有關新能源政策調整的影響,同時根據在手項目的實施進度,預計三季度結算收入較少?!?/p>
本文摘自: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