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5月31日
補貼政策需“護駕”新能源汽車
戰國群雄諸強對立的局面,因為秦始皇的出現而最終實現大一統。那是一段讓人浮想聯翩的時代,而秦的一統天下也讓后人頂禮膜拜。
目前處于群雄混戰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似乎也缺乏一個可以呼風喚雨、召喚大一統的代表企業或車型來完成縱橫大業。
近期,搭載了雙擎雙模技術的比亞迪秦因為補貼政策的原因推遲到12月上市,再次成為業界議論的熱點。這款已經多次跳票的新能源車型,因為有著一個和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有著一樣的名字而為人所知。而實際上,一直堅守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也始終希望自己旗下的車型能夠像秦一樣一統新能源汽車市場群雄混戰的局面。
比亞迪沒有在公開場合告訴人們為什么要把一款混合動力新車命名為“秦”,雖然我們知道它接下來的產品還有“漢”、“唐”這些中國歷史上喧囂一時的王朝的名字相同的新能源產品。
不過,當人們看到一組基本數據時,這其中的含義似乎不言而喻了。這組數據就是百公里加速時間僅需5.9秒、最高時速185公里/小時、百公里油耗1.6升。
5.9秒,這個加速能力已經秒殺了高爾夫GTI(百公里加速7.1秒)和福克斯ST(百公里加速6.5秒)時,這還不算啥,秦的加速能力還能比肩入門款的奧迪TT和寶馬Z4,同時還比它們更實用,價格也就是它們的1/4或1/5。而1.6L的油耗,也得益于比亞迪的第二代混動技術DMII雙模技術。
對于一款自主品牌的混合動力車型,這組數據意味著它超強的能力,甚至這種能力讓人不敢輕易。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秦”可引申的含義之一就是“強大”!但面對無法相信這種實力的人們,比亞迪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打破人們對于秦、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各種疑慮。
這個時候,秦不是用鋪天蓋地的輿論造勢來讓大家意識到秦的強大,正如嬴政從來沒有滿世界宣揚他比戰國群雄更厲害,他什么都不用說,只需要把齊、楚、秦、燕、趙、魏和韓這七大諸侯國以及那些附屬國一個個打得俯首稱臣,全天下自然知道他的強大。
對于比亞迪來說,秦到底是不是一款劃時代的產品,秦到底在技術性能上是否如宣傳所說,得讓消費者真切體驗到。所以,比亞迪搞了個“尋秦記之千里尋秦”活動,從深圳出發一路北上,尋找古風遺韻,最終抵達秦朝古都咸陽,并在西安——秦的生產工廠收官。
然而,不久前,以“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的產業發展”為主題的2013年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業界專家就中國混動汽車產業的現狀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深入探討,并皆認同混合動力是現階段最容易轉化成為消費力的技術。現階段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更接地氣,自然是在傳統燃油車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升級的混合動力技術。
相比起美國、日本,中國的混合動力市場顯然才剛剛起步。有關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達到162萬輛,而在中國僅售出1.2萬輛。關鍵原因在于消費者不了解這種技術的產品,使用起來有疑慮。
必須要知道,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還面臨各種不確定因素,正如由于全國各地新能源補貼政策的細則暫未出臺秦也再度延遲上市一樣,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還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比亞迪秦因為補貼政策未出臺無法確定上市價格,背后折射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要國家政策支持的困境,這也同時反映了比亞迪對新能源汽車政策和市場不確定性的擔憂。
按照新出臺的中央財政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純電續駛里程大于50公里的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補貼3.5萬元,“秦”將能享受這一補貼。但目前各地新能源汽車推廣實施細則尚未出臺,“秦”也不一定能夠享受到深圳之外其他城市的補貼待遇。在新一輪中央財政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方案中,對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補貼力度有所弱化,從此前的每輛車5萬元下調為3.5萬元。
目前,國內對于混合動力車推廣政策,各方仍在討論和博弈,有觀點認為應該給與混合動力車專門的補貼方案。各地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政策近期更難以全面出臺,搖擺不定的補貼方案無疑間接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信心,這個時候,需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有足夠的耐心。
上一篇:車企難尋安全感 新能源難上加難
下一篇:電動車的未來什么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