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9月30日
陳顯帆:鋰電設備全球電動化趨勢加速 龍頭車企戰略逐步兌現
事件1:寶馬汽車向寧德時代發送定點信,未來一定時間內寶馬對電池的可能需求量約40億歐元(310億人民幣)。
事件2:7月10日,中國長城汽車與寶馬(荷蘭)簽署合資經營合同,雙方各持股50%,投資總額達51億人民幣,計劃生產MINI電動車,并規劃標準年產能16萬輛的國際先進整車工廠。
事件3:7月10日,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3),該項目規劃年生產50萬輛純電動汽車,是上海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
事件4:7月9日,江淮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及西雅特在德國柏林簽署諒解備忘錄。
投資要點
龍頭CATL走出國門,助力全球電動化大趨勢。寧德時代將投2.4億歐元在德國設立電池生產基地及研發中心,計劃于2021年投產,2022年達產后將形成14GWh的產能,對應設備需求超40億,對應車年產規模超過17萬輛,對應年電池采購金額超過98億元。我們預計寧德時代的擴產招標進度將提速,行業即將進入招投標高峰,其上下游的現金流也將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鋰電設備龍頭將迎來新的一輪高成長周期!
寶馬+大眾(傳統車企代表)電動化戰略逐步兌現,全球電動化趨勢加速。長城與寶馬正式簽署合資經營合同,我們預計長城寶馬的年產能規劃是16萬輛/年,年電池需求量10GWh,對應設備需求是30億,對應年電池采購金額超過67億。而江淮大眾汽車是由德國大眾和江淮汽車合資,注冊資本20億,合資期限為25年,形成年產銷5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能力。我們預計江淮大眾的首期年產能規劃是10萬輛/年,年電池需求量6GWh,對應設備需求是18億元,對應年電池采購金額超過42億元。寶馬和大眾最近的布局,都表明傳統車企的電動化戰略開始逐步兌現,也表明電動化已從中國政府和特斯拉主導轉為傳統汽車巨頭主導。
特斯拉上海工廠詳細方案浮出水面,中國工廠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基地。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落地,有望顯著增加國內動力電池需求。按照年產50萬輛model3推算,特斯拉上海工廠年電池需求量40GWh,對應設備需求是120億,對應年電池采購金額超過280億。我們判斷,全球新能源汽車將迎高景氣周期,未來中國將成為鋰電產業的世界級工廠!
進入全球供應體系的龍頭設備商,有望抵消國內行業短周期波動影響。全球電動化大趨勢不可忽視,我們預計,到2025年,電池產能仍有293GWh的供需缺口,而龍頭電池廠的設備需求近千億。先導智能作為進入全球龍頭電池廠供應體系的設備公司,有望抵消國內電動車行業短周期波動影響,中長期受益于全球電動化大趨勢。
設備訂單即將進入高峰期。電動車工廠落地(T-5年)到車型推出(T-3年)到電池采購(T-3年)到電池廠擴產(T-3年)到設備招標(T年),我們預計整個過程需要5年。所以根據預測2025-2030年電動車滲透率達到25%來測算,新車廠的落地將會集中在2020年左右,進入龍頭車企供應鏈體系的電池廠也會從2018年起開始擴產進一步提速,2023-2025年將會是龍頭電池廠的擴產高峰。根據特斯拉中國,長城寶馬,江淮大眾,CATL德國的擴產計劃估算,我們預計這四家企業的合計產能規模可達93.5萬輛車,年產電池需求量為69.6GWh,對應電池年采購金額為487億元。按照單GWh電池產能的設備投資額為3億元估算,設備投資額合計為208.8億元。
投資建議:重點推薦全球領先的鋰電設備龍頭【先導智能】:我們預計2018-2020年凈利潤是10.24/15.23/20.25億元,EPS為1.16/1.73/2.3元,PE為26/17/13X。其余推薦【科恒股份】、【璞泰來】,建議關注【天奇股份】、【東方精工】。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銷量低于預期,電池廠擴產速度低于預期。
本文摘自:東吳證券